分享
分享文章
文字大小

小讀者連線
桃園市新路國小/越南新住民媽媽如何融入台灣社會生活?
刊出日期 2023.01.15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文字
桃園市新路國小學生,五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探究過程中負責的部分是「心靈寄託」的資料蒐集,以及擬定訪問班上越南媽媽的問題和約定訪問時間。我在這次探究過程,最大的收穫是學會判斷數位資料的可信度,經過這次資料的閱讀也讓我對媽媽家鄉的食物,以及她當初嫁到臺灣的心情感受有了更深的了解。
文字
桃園市新路國小學生,五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探究過程中負責的部分是「食」的適應部分資料蒐集,我學會使用關鍵字搜尋資料,並在專題報告練習中不斷用邏輯思考來協助組員釐清討論時的一些較模糊的問題,透過多次練習、修改讓報告更完整。在探究過程,我更是擔任救火隊,當組員出現問題時都能及時救援,專題報告練習時也善用自己的口語表達讓夥伴們能很快抓住重點。
文字
桃園市新路國小學生,五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探究過程中負責的部分是「行」的適應部分資料蒐集,我們討論好每人需找5篇關於自己負責子題和各3篇其他組員負責的子題資料,而我是負責這些資料統整和報告ppt製作。資料統整是一個大工程,幸好我們有事先規劃好進度,整理起來才沒有很吃力,這次的互助合作使我提升學習的品質與效能。
文字
桃園市新路國小學生,五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線上探究過程中負責的部分是「經濟」的適應部分資料蒐集,我是這次的隊長,ppt是我和葉巧宜合作完成的。在組員可能因其他事而無法如期完成功課時,我會利用在校下課或是中午午休跟她一起討論,然後一起將進度補上。架構圖的手繪圖也是我完成的,在學習過程中,讓我學到很多新住民適應上的困難和團隊精神,真的是一次很棒的體驗。
指導老師
桃園市新路國小註冊組長。近年來,「閱讀素養」強調學生整合性思考溝通,培養高層次思辨技巧,參與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讓我們與孩子一同經歷了一次美好的閱讀旅行。孩子們能從生活經驗出發,發掘探究題目,善用資訊工具:建立Messenger群組、使用Google Classroom、Google Word,在疫情的影響下跨越空間的阻礙,互助合作、相互扶持完成探究,實在值得為她們喝采!資訊時代已經來臨,面對大時代的變化,或許我們更應該用開放的眼光接納,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藉由數位閱讀專題競賽,指導學生如何運用網路、善用網路,讓網路搖身一變,成為支援我們學習的好幫手!
指導老師
桃園市新路國小五年級導師。這次的數位閱讀比賽,對學生和老師都是全新的體驗。大人們在做資料搜尋時也是要經過利用不同的關鍵詞一直試,直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資料,何況是孩子們。帶著孩子不斷地嘗試,然後看到孩子因為找到相關資料,臉上露出大大的笑容,甚至開心地抱在一起,心也不禁跟著歡悅著。這個題目的產出真的是因緣際會,班上的越南媽媽跟班上分享她自己的家鄉美食,才有了後續的討論,感謝她。孩子們在這段時間的表現,展現了團結、分工合作、組員間的互相鼓勵、安慰、彼此間的協助、討論,最後判斷資料的可信度,最難能可貴的是結合國語課的訪問稿,自己設計題目訪問越南媽媽,兼具量化和質化(雖然只有兩位,信度不高),但表現可圈可點,值得鼓勵。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審閱
《少年報導者》顧問。曾任台北市大橋、明德、士東、國語實小校長共19年,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客座助理教授、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數位閱讀推廣顧問、古典音樂台閱讀推手共同主持人、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海外講師。有20餘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