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為什麼我們關心這件事?
我們好奇:山難意外頻傳的原因是什麼?
中山國小的探究架構
I・你不可不知的登山風險
II・破解山難迷團
III・安全縱橫山林,Let’s go!
結論與發現:山難原因多重,上山前多準備才能保平安
分享
分享文章
文字大小
小讀者連線
新竹縣中山國小/減少登山風險,安全向山行
刊出日期 2023.01.18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蕭博仁
文字
新竹縣中山國小五年級學生。發覺行政院開放山林政策與縣巿政府的登山自制管理條例有完全不同的主張,到底哪個比較有道理,需要進一步深究。從這次參賽經驗中,我提升了自己做簡報的能力以及如何應答評審的提問,這之間其實許多老師都幫了很多的忙,非常感謝老師對我的指導。曾繼慶
文字
新竹縣中山國小五年級學生。在不斷找資料過程中,也不斷聽到山難的新聞,讓人非常有感觸,希望報告完成後,能夠幫助更多人。台灣真的是一個登山天堂,但近來實在太多人看著YouTube影片就覺得自己也可以,這種蹭熱度爬山法是很危險的。從這次研究中,我發覺搜集資料要判斷可信度,才能提高報告品質。張弘毅
文字
新竹縣中山國小五年級學生。關於登山迷途後是否生火,我們看到了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認為生火可以保暖及帶來安全感。另一種則是升火不容易成功且要找木材,會浪費體力及把身上的水分帶走,到底要不要升火可能要多評估。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討論,所以將來還可以做相關研究來探討。韓岩希
文字
新竹縣中山國小五年級學生。如果用山難多寡來橫量一座山危不危險是不客觀的,主要還是要從參與人數當母數來比較較客觀。這是我做完研究最大心得。發覺許多登山的人都勇於挑戰自己的能力,但真的願意撤退的人卻真的不多,因為國家入園人數太多,所以不想錯過這次機會,但研究後山難後,人真的要勇於撤退⋯⋯。曾恕彰
指導老師
新竹縣中山國小老師。數位專題探究融合了閱讀與思考,是一種「再閱讀」的精致呈現,也是中山國小推動閱讀教育的再進化,在資料之間不斷地思考辯證,焠煉出解決問題的能力,正是參與比賽的目的,將會為未來的學習之路埋下了重要的基石。看著本組的孩子在學習確定題目,以及做出研究架構和結論、從網路搜尋和媒體識讀中,找出一筆筆資料,最後再予以小結並進行統整,寫出完整報告真的是收穫匪淺。張依惠
指導老師
新竹縣中山國小老師。希望可以鼓勵我們中山的孩子運用線上數位閱讀,合作進行專題探究學習,培養定義問題、搜尋、瀏覽、組織、統整和呈現資料的數位閱讀核心能力。數位閱讀蔚為未來學習必經的趨勢,數位閱讀成功關鍵在教師適時引導,載具僅為輔助,教師如何引導孩子進行數位閱讀與探究,避免數位閱讀淺碟化的疑慮,在過程中大家都成長了很多。期待每回的比賽,期待每回的成長。林彥廷
攝影
《報導者》攝影師。有志於影像書寫的紀錄者,相信說故事是開啟深度交流的關鍵鑰匙。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畢,享受在攝影過程中觀察人與人的互動,並試著將人文社會學和行為經濟學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正努力推廣台灣的攝影教育,協助規劃「在地影像扎根計畫」,興趣是探索城市的B面,希望保有持續做夢的能力。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林玫伶
審閱
《少年報導者》顧問。曾任台北市大橋、明德、士東、國語實小校長共19年,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客座助理教授、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數位閱讀推廣顧問、古典音樂台閱讀推手共同主持人、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海外講師。有20餘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