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文章
文字大小

小讀者連線
台北市再興小學/你不知道的虛擬網紅──進入虛擬網紅的真實異境
刊出日期 2023.05.31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文字
再興小學六年級學生。研究中我很積極發表意見,帶動大家的討論氣氛。以前的我大多是看到資料就會馬上相信,但現在我會使用標題再次查看是不是真的有這件事情,比對別的網站的說明看看有沒有不同,接著再詳細地閱讀,嘗試還原事件的原貌,這是我在這次研究中最大的收穫。
文字
再興小學六年級學生。組員中我對研究主題最為熟悉,所以我常會提問,檢查資料是否符合研究架構、邏輯是否通順。我也了解研究時必須不斷同步更新資訊,遇到困難的特殊名詞也要善用網路或與師長討論,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很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時時刻刻回到主標題重新整理。
文字
再興小學六年級學生,專長是搜尋資料比對。過程中我遇到常常需要面臨選擇應該相信哪筆資料的問題,而我發現的解決方式是從作者專家背景和資料出處來選擇較有說服力的資料,而且新聞可能只是為了吸引流量而故意使用聳動的標題,我發現就算是新聞報導,也要再進一步查證。
指導老師
再興小學三、六年級社會科任教師。「虛擬網紅」對高年級學生相當具有吸引力,但在開始蒐集資料時,常被新奇資料吸引偏離方向,加上部分相關主題資料來源多來自動漫宅缺乏可信度,因此判讀資料可信度及建立媒體識讀能力,是教師首要指導方向。新名詞及新技術不斷出現,造成文章閱讀困難,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勇於提出疑問,透過師生討論、衝突激盪下,主題的架構有了更清晰的面貌,即使子題在中途大幅更動,學生也願意在時間的壓力下盡力完成,並找出虛擬網紅對現今新世代可能引發的後續效應。相信這次探究過程的收穫,將有助於學生面對未來的各項挑戰。
指導老師
再興小學五年級閱讀寫作科任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將研究主題從「虛擬人物」聚焦到「虛擬網紅」,是一個壯士斷腕的決定,但孩子們的研究報告也因此獲得「新生」。老師接觸虛擬網紅後宛如「劉姥姥入大觀園」,被虛擬網紅的五光十色所迷眩,甚至詢問孩子要如何「Donate」。謝謝孩子以虛擬網紅為大家導覽一趟奇幻之旅,提醒我們在數位行銷一日千里的科技時代,更要常常問聲「Why」。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審閱
《少年報導者》顧問。曾任台北市大橋、明德、士東、國語實小校長共19年,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客座助理教授、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數位閱讀推廣顧問、古典音樂台閱讀推手共同主持人、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海外講師。有20餘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