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琛

王家琛

設計系畢業的插畫及手刺繡工作者,喜歡將生活中的見聞以不同媒材記錄。理性設計;感性創作。透過雙手把模糊的感知化作具體圖像進行溝通,引導觀者走進故事。

真的假的1公尺高的海嘯,就有百分之百的致死率?近日台灣發布史上第三次海嘯警報,《少年報導者》帶同學一起了解海嘯跑的速度有多快?為什麼幾十公分高的海嘯,就可能引發災害和危險?
生活2025.08.08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陳張子晨/挪威怎麼對抗地球暖化?跟《冰雪奇緣2》裡的「北方民族」薩米人一起找答案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評論員陳張子晨踏上挪威,看見當地人如何在生活落實「對地球友善」,並思考青少年可以如何行動?
小評論員2025.08.06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洪沛歆/我的緊急避難包──放入必備物資,也帶上「精神支柱」來自金門的小評論員洪沛歆認為,緊急避難包除了必備物資,還要帶上一個非常重要但被成年人忽視的東西──「精神支柱」。
小評論員2025.07.18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盧羿涵/當我站上北極,看見人類開發與守護地球的選擇關心地球永續的小評論員盧羿涵踏上北極,重新思考自己曾質疑「開發北極」的必要性,並劃出一條人類探索北極的紅線。
小評論員2025.07.14
英文新聞Jaws at 50: how a single movie changed our perception of white sharks forever Fifty years on, Jaws remains iconic—Spielberg’s “big fish story” became the first modern blockbuster, changing cinema and our view of sharks.
English Edition2025.07.11
時時刻刻【新聞小操場】陳祖安/從雙北世壯運,看見運動實現永續的可能趁著2025雙北世壯運剛結束,運動迷媽媽決定從永續的角度和女兒聊聊:原來舉辦國際級運動賽事,也可以實現多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
生活2025.06.27
教案辨識兒少憂鬱症: 是心情不好,還是心生病了?近年來兒少憂鬱情緒及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攀升,本教案藉由辨別憂鬱情緒及憂鬱症的不同、闡述成因等方式,協助兒少認識負向情緒及身心議題。
生命教育2025.06.18
時時刻刻【新聞小食堂】宋雅雯/台灣的黑糖薑湯、韓國海帶湯、印度扁豆湯,各國媽媽們如何體貼經期的女兒?女性生理期時有哪些適合吃的食物呢?跟著作者一起探索各國照顧經期女性的料理,希望下次經期來時,不用再抱怨什麼不能吃,而是知道有哪些食物可以舒緩不適。
生活2025.05.13
教案心理健康課:認識FOMO錯失恐懼症,為什麼我們離不開社群媒體?本教案中介紹何謂「FOMO(錯失恐懼症)」,也透過閱讀《少年報導者》的文章,辨識社群媒體背後的心理操作機制。
資訊教育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