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家琛
設計系畢業的插畫及手刺繡工作者,喜歡將生活中的見聞以不同媒材記錄。理性設計;感性創作。透過雙手把模糊的感知化作具體圖像進行溝通,引導觀者走進故事。
英文新聞Teen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AI companions, and it could be harming themNew research found that one in five teens spent as much time—or even more—with their AI companion as with real friends.
English Edition2025.08.28
時時刻刻青少年愈來愈依賴AI陪伴,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AI陪伴應用程式提供與真實人際關係截然不同的體驗,令人難以抗拒。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每5位青少年中,就有1人與AI相處的時間和現實朋友一樣長,甚至更多。
科學科技2025.08.28
真的假的住家「蟻災」愈來愈嚴重?台灣本土疣胸琉璃蟻為何成為「農業害蟲」?原本棲息在中南部山區的疣胸琉璃蟻,陸續在北部現蹤,甚至頻繁侵入民宅。這種螞蟻具備「喝糖水也能長大」的特殊技能,還會形成「超級群落」,讓人好頭痛。
科學科技2025.08.25
時時刻刻【新聞小食堂】宋雅雯/當櫻桃變便宜、番茄變奢侈──關稅大戰如何影響我們的餐桌?今年夏天,常讓人買不下手的美味櫻桃,價格足足少了一半,讓人忍不住多買幾盒回家,原因竟和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關稅大戰」有關?
國際2025.08.20
文化看世界「變老」有什麼不一樣?5本書陪你想像未來的自己我們每天都在變老,你有想像過自己會成為怎樣的長者嗎?這期「讀本看世界」帶你用5本書想像變老的感覺,也學習如何與長者相處。
讀本看世界2025.08.20
真的假的1公尺高的海嘯,就有百分之百的致死率?近日台灣發布史上第三次海嘯警報,《少年報導者》帶同學一起了解海嘯跑的速度有多快?為什麼幾十公分高的海嘯,就可能引發災害和危險?
生活2025.08.08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陳張子晨/挪威怎麼對抗地球暖化?跟《冰雪奇緣2》裡的「北方民族」薩米人一起找答案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評論員陳張子晨踏上挪威,看見當地人如何在生活落實「對地球友善」,並思考青少年可以如何行動?
小評論員2025.08.06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洪沛歆/我的緊急避難包──放入必備物資,也帶上「精神支柱」來自金門的小評論員洪沛歆認為,緊急避難包除了必備物資,還要帶上一個非常重要但被成年人忽視的東西──「精神支柱」。
小評論員2025.07.18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盧羿涵/當我站上北極,看見人類開發與守護地球的選擇關心地球永續的小評論員盧羿涵踏上北極,重新思考自己曾質疑「開發北極」的必要性,並劃出一條人類探索北極的紅線。
小評論員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