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流行文化課:VTuber與他的產地你知道如何以一句話形容「VTuber」是什麼嗎?世界上第一位VTuber在哪個國家誕生?這份教案運用新聞導讀和虛擬創作平台體驗,帶同學理解與思考VTuber這一個數位次文化現象!
資訊教育2025.11.17
上課好好玩黃榮村、黃少雍父子「Happy Ending」的探索修煉:拿捏「忍耐」與「情勒」的分寸人生道路如何做出「好」選擇?黃榮村與黃少雍分享,關鍵是依循自己熱情所向,按部就班學習與修煉;面對孩子的選擇,父母也需要一份「忍的智慧」。
大學好好玩2025.11.15
教案真實世界的地理課: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探究歷程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引發全台關注,「翻轉地理教室」團隊結合時事設計課程,帶領學生從生活中的社會與環境議題出發,運用地理觀點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形成個人看法。
環境教育2025.11.10
教案反霸凌行動課:斬退「網路五鬼」的守護呼吸術以「鬼滅之刃」的情境式隱喻,將網路霸凌的五大樣態設計為言語斬擊鬼、影像詛咒鬼、排擠封鎖鬼、謠言傳播鬼、人肉搜索鬼,透過「守護之呼吸」找到防禦策略。
資訊教育2025.10.22
教案防災教育課:從美麗到傷痛,看見花蓮縣光復鄉課程核心是建立「從知識理解到公民行動」的流程,除了帶學生認識堰塞湖、學習防災知識,也希望拓展行動視野,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防災教育2025.10.15
小讀者連線【手機相對論】許俊宸、邱婧宇/小學生該不該有手機?兩名小六生的不同見解你們班上同學都有智慧型手機嗎?你期待幾歲擁有手機呢?小六的邱婧宇、許俊宸,超過半數的同學都有手機,但他們對於小學生應不應該擁有手機,卻有著不同看法。
小評論員2025.09.12
教案數位風險課:認識網路世界的8種惡人網路世界有多重風險,手遊、社群、網戀等,都可能讓學生掉入數位性剝削陷阱。本教案透過實際案例、模擬對話與討論活動,教導孩子建立風險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資訊教育2025.08.19
教案從少年到報導者:資深媒體人何榮幸的青春故事高中出刊文藝創作竟被認為「思想有問題」?本教案透過台灣戒嚴末期的個人生命經驗,介紹彼時社會氛圍,也以何榮幸日後投入新聞工作的故事,鼓勵兒少逐夢前行。
人權教育2025.08.12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陳張子晨/挪威怎麼對抗地球暖化?跟《冰雪奇緣2》裡的「北方民族」薩米人一起找答案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小評論員陳張子晨踏上挪威,看見當地人如何在生活落實「對地球友善」,並思考青少年可以如何行動?
小評論員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