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規劃
教案從少年到報導者:資深媒體人何榮幸的青春故事高中出刊文藝創作竟被認為「思想有問題」?本教案透過台灣戒嚴末期的個人生命經驗,介紹彼時社會氛圍,也以何榮幸日後投入新聞工作的故事,鼓勵兒少逐夢前行。
人權教育2025.08.12
時時刻刻無齡革命──70歲的運將、90歲的藝術家,推翻老的社會制度和定義65歲就是「老年」嗎?事實上,現今已是沒有年齡框架的「無齡社會」,當人持續學習、維持健康、保持社交,有夢想、有行動,就可以永保青春!
生活2025.08.11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徐志雲:性、戰爭與獨立的房間,一個落在金門的「碇真嗣」出身於戰地金門,徐志雲形容自己的童年也充滿「戰鬥的任務」,但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碇真嗣一樣,他在戰鬥的同時,也更理解自己。
人生探索2025.07.24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珍古德:《杜立德醫生》讓我渴望與動物對話、《人猿泰山》開啟我走進非洲探險的夢想91歲的珍古德接受《少年報導者》專訪,回憶自己在二戰期間度過的童年時光,其中對她影響最深的書是《杜立德醫生》和《人猿泰山》。
人生探索2025.07.03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呂忠翰:打赤腳登上人生第一座百岳,和山成為交往一輩子的「好朋友」14歲時,我第一次和百岳相遇。經歷大學二度落榜、當起木工師傅,30歲那年我終於成為專業高山探險家,回頭來看,每個階段的我都像是在為此時做準備。
人生探索2025.03.25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楊恩誠:媽媽的小庭院和《讀者文摘》的書,帶我走進昆蟲的大世界我是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特聘教授,曾經解開「蜜蜂迷航之謎」。小時候的我,喜歡在祕密基地裡面抓蛇、抓蟲、養雞、養狗,還有兔子與烏龜⋯⋯
人生探索2025.01.06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李振輝:替聾人「說話」,解開自己少年時代自卑感的心結李振輝從小成績優異,卻因家貧導致性格自負又自卑,直到上建中後接觸手語,他的人生徹底被改變,更成為台灣第一位靠手語「吃飯」的手語翻譯員。
人生探索2024.11.28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魏敏芝:主演了張藝謀的電影,讓我活成自己人生的「女主角」1999年,張藝謀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上映,得了很多電影獎,我是片中的女主角。那一年我14歲,從一個河北農村的小女孩,成為「一夕爆紅」的明星⋯⋯
人生探索2024.11.20
教案時間思考課:如何不再被時間追著跑?「時間不夠」是許多成年人常有的困擾,如果能從小開始練習管理時間,對學生往後的人生必大有助益。本教案透過《少年報導者》文章,帶領學生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管理的方法。
品德教育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