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

他們的故事【醫務社工師】蔡孟茹:一邊全力救孩子,一邊幫醫師「不要被告」血癌男孩吳嘉源是台大兒童醫院社工師蔡孟茹人生中最棘手的個案,四處籌措醫藥費用、化解親子衝突,還得保護醫師不要被告,所有努力都只希望孩子能回歸正常生活。
職業前線2024.04.24
時時刻刻【兒少利益角度】為自己做合適的醫療決定,兒童和青少年也能被信任嗎?面對醫療難題,父母替孩子做出治療決策就是最合適的嗎?孩子沒有發言權嗎?從台灣血癌男孩吳嘉源到美國、英國的案例,讓我們一起思考什麼是「兒少最佳利益」?
醫學2024.04.24
時時刻刻戀童癖有兩種?也不等於成為兒童性剝削犯罪者?近來爆發一連串私密影像流竄於網路的事件,受害者甚至包含兒少,也引發大眾討論戀童癖及兒少性剝削犯罪的關聯性。究竟什麼是戀童癖?到什麼程度會是一種疾病?
醫學2024.04.16
文化看世界整座城市都是我的電影院──從柏林影展Generation單元看兒少影像教育柏林影展中的「新世代」單元,在幾千、幾萬部茫茫電影海中,為青少年挑選出適合他們的影像語言、說故事方式,期待用電影為孩子一扇世界的窗。
影片看世界2024.04.12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林哲旭/課業與人際關係雙重夾擊,10歲生活真的太難了!孩子也有孩子的煩惱,而且不比大人少。小評論員林哲旭指出青少年共同面對的課業與人際關係難題,考試考不好、交不到真心朋友等,壓力持續積累,他都如何應對?
小評論員2024.02.16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張永翰:沒有夢想與存在感,在漫畫、電影、小說裡尋找避風港張永翰形容自己有「冒牌者症候群」,難有自信心,年少的他只把畫畫當興趣,整天沉浸在武俠小說、漫畫、電影中,從沒想過有天會進入皮克斯,成為一名故事分鏡師。
人生探索2024.02.02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黃少雍:不嚴肅成長紀念冊──啊,人生原來是這樣呀?音樂製作人黃少雍年少時期學古典樂也打棒球,在台大讀書時玩10個樂團,後又在中研院當了5年研究助理,眼看就要成為研究員,卻在30歲之際決定踏入音樂產業。
人生探索2024.01.31
小讀者連線小評論員林哲旭/人生RPG遊戲,考試魔王一再升級,卻無法開外掛破關小評論員林哲旭將人生比喻為RPG,面對「考試」大魔王不斷進化,儘管有些挫折,甚至感冒發高燒,但他一點一點累積經驗值,最終找到了破關祕笈絕招。
小評論員2024.01.29
教案校園民主實作課:模擬立委質詢,學生自治做中學民主的概念從「做中學」,更能體會其精神。本教案先讓學生認識重要概念後,便讓學生扮演小小立委,實際邀請並質詢師長,師生一同討論校園公共事務。
法治教育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