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關心這件事?
我們好奇:台灣綠能穩定嗎?
文賢國中的探究架構
到底誰是綠能?
原來台灣發電方式這麼多!
到底哪種發電方式比較好?
綠能問題,到底應該怎麼解決?
結論與發現:台灣綠能挑戰大,搭配智慧電網穩定供電
(插畫/王家琛)
小讀者連線

台南市文賢國中/綠能,穩嗎?──台灣綠能的現在與未來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郭介融
郭介融
文字
台南市文賢國中學生,八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在這次的研究中,我學到了更多關於綠能的事情。綠能並不只有我以為的那幾種,還有更多等著我挖掘。我也更了解台灣的電力狀況,其實以前我就有在想為什麼台灣還在用火力發電,這個問題也都在這次的研究中找到了答案。
鄭碁恩
鄭碁恩
文字
台南市文賢國中學生,八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這次研究讓原本對綠能印象只有環保的我,對綠能的價值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也很感謝老師,在我跟同學討論遇到困難時,或在做簡報大家意見不同時,能出面幫忙我們,釐清我們有矛盾的地方。
呂孟炫
呂孟炫
文字
台南市文賢國中學生,七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在這一次的探究裡,我學到了很多有關於能源及其他國家的發電方式,和不同國家對綠能的不同看法,也讓我知道,各種發電方式的效益,及其對環境所帶來的危害。
張詠荃
張詠荃
文字
台南市文賢國中學生,七年級時參加線上探究競賽。我在這次探究裡負責的主題是台灣的電力結構分析,在這個主題裡我了解到台灣有哪些發電方式,這些都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希望以後還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台灣電力的相關問題。
蔡佩伶
蔡佩伶
指導老師
台南市文賢國中教師。自103學年度起擔任學校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迄今,致力於將圖書館打造成學習資源中心,兼顧實體與數位,引領文賢學生運用圖書館資源來學習。 網路資源可輕易取得、快速散播的特性,如何有效能的檢索與評估網路資訊,已成為當前學生必須學習的重要課題。然而在各領域課程中鮮少有機會讓學生完整學習,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舉辦的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媒介,透過競賽平台歸納的五步驟指引,配合學校教師的引導討論,學生能逐步聚焦自己的研究主題,學習搜尋取得資訊、評估資訊,最後產出一份研究報告。而競賽後將報告轉化成適讀的科普文章,對學生而言也是另一項挑戰,學生們必需將生硬的學術詞彙轉化成通俗的語句,其文章前後脈絡的一致性與連貫性,更需要學習! 參與過程中,學生除了學習專題探究的方法步驟,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與組員有效溝通討論的方法,也獲得了上台發表的勇氣,這些經驗都能成為學生們面對未來挑戰的各種能力。
郭小翠
郭小翠
指導老師
當學生進行議題探究時,我相當擔心學生如何找到有公信力的資料來運用;後來發現經過引導後,學生也能有效分辨資料的專業程度。雖然每個議題的專有名詞相當多,但團隊均能有效克服困難,找到大家能共讀的文章,這點可以感受學生對與生活相關議題探究是熱情的。由於團隊的投入,大家在蒐集資料、判讀圖表、解析資料及簡報能力都較以往提升很多很多。
黃禹禛
黃禹禛
設計
《報導者》資深設計師。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王家琛
王家琛
設計
設計系畢業的插畫及手刺繡工作者,喜歡將生活中的見聞以不同媒材紀錄。理性設計;感性創作。透過雙手把模糊的感知化作具體圖像進行溝通,引導觀者走進故事。
楊惠君
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林玫伶
林玫伶
審閱
《少年報導者》顧問。曾任台北市大橋、明德、士東、國語實小校長共19年,現為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客座助理教授、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數位閱讀推廣顧問、古典音樂台閱讀推手共同主持人、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海外講師。有20餘部著作。
陳韻如
陳韻如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編輯。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