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好發年齡提早,國小高年級即開始增加
網路霸凌、性私密影像外流問題嚴重,兒少網路使用內容比時間更重要
校園三級輔導人力不足,兒心科醫師門診看到深夜12點
兒少主動求助意識提升,但未成年就醫與保險限制成阻礙
促進兒少心理健康就醫平權,推動自殺死因回溯調查機制
《少年報導者》與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召開記者會,針對中小學憂鬱與焦慮正迅速蔓延,呼籲社會重視兒少心理健康。(攝影/王崴漢)
《少年報導者》×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做孩子的心靈捕手,醫界、民代聯手召開記者會呼籲:重視兒少憂鬱海嘯,加強校園與醫療防護連線、推動兒少自殺死因回溯調查機制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吳冠伶
吳冠伶
文字
《少年報導者》編輯。成長過程中最喜歡用自己的雙眼、雙腳去探索世界的各種可能,相信文字是力量。
馬雨辰
馬雨辰
攝影
《報導者》特約攝影記者。
王崴漢
王崴漢
攝影、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記者、攝影師。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以前喜歡做廣播,現在更常背著相機。沒有改變的是我對聽故事還有說故事的熱忱,以及追求友善社會的初衷。
楊惠君
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