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何榮幸:我希望,那一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何榮幸希望14歲那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這樣就不會捲入校園白色恐怖事件,最親愛的媽媽也就不會陷入恐懼而傷心難過了。
人生探索2025.04.01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呂忠翰:打赤腳登上人生第一座百岳,和山成為交往一輩子的「好朋友」14歲時,我第一次和百岳相遇。經歷大學二度落榜、當起木工師傅,30歲那年我終於成為專業高山探險家,回頭來看,每個階段的我都像是在為此時做準備。
人生探索2025.03.25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柯志明:為了見白色恐怖入獄的爸爸,我把一整本的《新英文法》讀完14歲時,我第一次知道我爸爸是政治犯。爸爸原是關心社會和土地,帶著文學情懷的英文教師,後來卻反對我讀社會系、反對我為工人立委助選、反對我娶外省人為妻⋯⋯
人生探索2025.03.20
校園寶可夢「小鰻鰻」和牠的原生魚和特有種朋友們──新北巿裕民國小的保育活教材電影《大尾鱸鰻》中的正港鱸鰻,就是我「小鰻鰻」。在裕民國小老師和同學的照料下,我和其他原生魚跟特有種「室友」安心地在水生走廊中悠遊,一起來認識我們吧!
動物2025.01.10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楊恩誠:媽媽的小庭院和《讀者文摘》的書,帶我走進昆蟲的大世界我是台灣大學昆蟲學系特聘教授,曾經解開「蜜蜂迷航之謎」。小時候的我,喜歡在祕密基地裡面抓蛇、抓蟲、養雞、養狗,還有兔子與烏龜⋯⋯
人生探索2025.01.06
時時刻刻教育部年花2億補助中小學生理用品,為什麼許多女同學「不敢領」?教育部每年投入2億多元推動「友善提供多元生理用品」政策,希望改善「月經貧窮」,《少年報導者》記者實際走入校園現場,檢視台灣月經平權之路走到了哪裡?
教育2024.12.13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李振輝:替聾人「說話」,解開自己少年時代自卑感的心結李振輝從小成績優異,卻因家貧導致性格自負又自卑,直到上建中後接觸手語,他的人生徹底被改變,更成為台灣第一位靠手語「吃飯」的手語翻譯員。
人生探索2024.11.28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魏敏芝:主演了張藝謀的電影,讓我活成自己人生的「女主角」1999年,張藝謀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上映,得了很多電影獎,我是片中的女主角。那一年我14歲,從一個河北農村的小女孩,成為「一夕爆紅」的明星⋯⋯
人生探索2024.11.20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陳燕麟:被一個「沒有藥可醫的病」找上,讓我成了不停尋找解方的那個人陳燕麟在14歲前和所有孩子一樣,能跑能跳,有天卻發現自己罹患罕見且無藥可治的肌肉萎縮症。他如何度過無助和徬徨的青春期,成為幫病友找解方的病理科醫師?
人生探索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