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而戰,從大戶人家變「孤軍」的老爸
被時代犧牲受教機會的母親和大姊
命運捉弄,帶我走進最抗拒的軍人路
在外科手術與科學研究之間,找到熱情與方向
鬆開僵化的制度,讓軍人也能與國際接軌
迎戰世紀病毒大疫,看見軍醫的價值
司徒惠康生命史
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時,司徒惠康將這幅陪伴十多年的油畫贈與院方。畫中「就醫」、「祝福」、「破繭而出」與「日出」的意象,凝聚了他對醫療與生命的體悟。(攝影/蔡昕翰)

【我的14歲】司徒惠康:孤軍父親、養女母親,貧困讓我更渴望闖向大世界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司徒惠康
司徒惠康
口述
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醫師科學家。曾任國防醫學院校長,現為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韋麗文
韋麗文
文字
《少年報導者》主編。用文字,捕捉人與世界之間的距離。
余志偉
余志偉
攝影
《少年報導者》攝影監製。與攝影一同死去,在影像中追尋人生、體察社會,浮游於知識的汪洋。
蔡昕翰
蔡昕翰
攝影
攝影師。來自屏東的漁港,從小吃魚長大,現在飄飄泊泊到台北。專長是攝影與文字書寫,夢想是拍電影。
楊惠君
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吳冠伶
吳冠伶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編輯。成長過程中最喜歡用自己的雙眼、雙腳去探索世界的各種可能,相信文字是力量。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