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裡的殺手:地震、豪雨帶來的土石鬆動
全台32處堰塞湖可能發生區:新竹尖石、台中和平最多
點擊查詢你家附近是否也有發生堰塞湖的風險
回顧歷史災害:台灣近50年來出現5座巨型堰塞湖
因應堰塞湖,為何不能都以人為手段處置?
極端氣候下,未來堰塞湖恐更頻繁出現
(設計/黃禹禛;地圖來源/Google Maps,經《少年報導者》後製樣式與增加點位)
圖解新聞

台灣歷年88處堰塞湖大分析──哪些地區最多?平均存在時間多長?查查你家附近是否為堰塞湖發生的風險地區?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趙韋安
趙韋安
諮詢專家
陽明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
陳樹群
陳樹群
諮詢專家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陳昆廷
陳昆廷
諮詢專家
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助理教授。
王昱
王昱
諮詢專家
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副教授。
吳冠伶
吳冠伶
文字
《少年報導者》編輯。成長過程中最喜歡用自己的雙眼、雙腳去探索世界的各種可能,相信文字是力量。
謝佩穎
謝佩穎
攝影
《報導者》攝影師。
黃禹禛
黃禹禛
設計
《報導者》資深設計師。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楊惠君
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王崴漢
王崴漢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記者、攝影師。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以前喜歡做廣播,現在更常背著相機。沒有改變的是我對聽故事還有說故事的熱忱,以及追求友善社會的初衷。
林奕甫
林奕甫
數據分析
《報導者》Data小組召集人。持續用資料跟視覺化傳遞故事與資訊。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