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訂閱
專題
新聞
漫畫
教案
Podcast
我們是誰
搶救馬太鞍
──從科學家、搜救犬到志工,台灣最大堰塞湖災害串起專業與愛的連線
2025.10.13 最後更新
圖解新聞
還原關鍵64天:崩塌量體比小林村大10倍的馬太鞍溪堰塞湖怎麼發現?科研團隊如何即時監測?美國也提供資訊協助?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少年報導者》採訪投入監測的科研團隊,帶同學一起還原堰塞湖誕生的第一現場,思考台灣在面對此類重大天災時,什麼做對了?又有什麼不足?
資訊圖表
2025.10.07
圖解新聞
台灣歷年88處堰塞湖大分析──哪些地區最多?平均存在時間多長?查查你家附近是否為堰塞湖發生的風險地區?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潰壩,許多人好奇「堰塞湖」到底是什麼?《少年報導者》分析台灣歷年出現的88處堰塞湖,帶你了解一座堰塞湖可以多大、存在多久,又最常分布在哪些地區?
資訊圖表
2025.10.13
時時刻刻
搜救犬:在災難現場,用鼻子尋找「希望的氣息」
協助馬太鞍堰塞湖潰壩災害的搜救隊中,有不少「毛隊員」──搜救犬。牠們在最黑暗的瓦礫堆中,嗅出生命的氣味;在最危險的廢墟裡,帶回希望的訊息。
生活
2025.10.09
真的假的
台灣有兩個「馬太鞍」原民部落?Fata'an、Matanki不僅所在地不同、其實完全不同族?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前三天,位於這次重災區的「馬太鞍部落」才剛正名為「Fata’an」。災後他們驚人的動員能力,也與阿美族「年齡階層」的傳統密切相關。
文化
2025.10.03
時時刻刻
「現在,換我們謝謝你!」從學生、士官長到新住民媽媽,光復在地的「好人連線」助災民轉為助人者
每天睡不到5小時投入救災的15歲少年、成立微型物資站的新住民媽媽、曾在自強外役監服刑的更生人運將⋯⋯當助人者與自助者並肩同行,為災後復原增添動能。
生活
2025.10.14
教案
防災教育課:從美麗到傷痛,看見花蓮縣光復鄉
課程核心是建立「從知識理解到公民行動」的流程,除了帶學生認識堰塞湖、學習防災知識,也希望拓展行動視野,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防災教育
2025.10.15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1131363879號
Copyright © 2025 Th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