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土撥鼠被大量撲殺,影響黑足雪貂生機
借助家養雪貂供卵,複製黑足雪貂可望「抹去」異種基因
複製技術開啟保育新可能,冷凍細胞和組織保存是關鍵
黑足雪貂的復育計畫,有台灣研究員的身影!
黑足雪貂是「極端個案」,複製作為保育手段還需要更多研究
複製之外,再生細胞也為器官短缺帶來希望
10隻見證複製技術關鍵突破的動物
(圖片來源/Roshan Patel/Smithsonian Conservation Biology Institute;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

黑足雪貂安東尼婭的故事:牠生下2個寶寶,為整個族群增添了八分之一的「祖先」基因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王琳茱
王琳茱
文字
畢業於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目前為口筆譯自由工作者與書籍譯者,翻譯著作包含《強人時代》。
王崴漢
王崴漢
文字
《少年報導者》記者、攝影師。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以前喜歡做廣播,現在更常背著相機。沒有改變的是我對聽故事還有說故事的熱忱,以及追求友善社會的初衷。
黃禹禛
黃禹禛
設計
《報導者》資深設計師。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楊惠君
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韋麗文
韋麗文
核稿
《少年報導者》主編。用文字,捕捉人與世界之間的距離。
吳冠伶
吳冠伶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編輯。成長過程中最喜歡用自己的雙眼、雙腳去探索世界的各種可能,相信文字是力量。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