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原理:不是「知道」、而是「預測」答案
AI「即時搜尋」三步驟
第一步:檢視資料來源
第二步:評估資料出處的可信度
第三步:比對生成內容是否與原文相符
結論:不要笑AI傻、是我們要變聰明
這篇文章你可以學到的AI技能:如何問對AI問題
(設計/王家琛)

請問ChatGPT:為何不知道現任美國總統是川普?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馬麗昕
馬麗昕
文字
數位素養實驗室(Factlink)首席調查記者與講師。曾任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記者,擅長運用數位調查技術,追查AI生成的假訊息,設計媒體素養相關的遊戲與教案,讓複雜的查證工具也能成為人人上手的數位技巧。
陳慧敏
陳慧敏
文字
數位素養實驗室創辦人與調查記者。曾任記者、編譯,也曾任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帶領團隊迎戰選舉、疫情、軍演的不實訊息,站在第一線對抗謠言。擅長將記者使用的數位調查,轉化為好玩的教案,期望大家在AI時代,具備資訊查證的能力,也享受挖掘真相的樂趣。
王家琛
王家琛
設計
設計系畢業的插畫及手刺繡工作者,喜歡將生活中的見聞以不同媒材記錄。理性設計;感性創作。透過雙手把模糊的感知化作具體圖像進行溝通,引導觀者走進故事。
楊惠君
楊惠君
核稿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王崴漢
王崴漢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記者、攝影師。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以前喜歡做廣播,現在更常背著相機。沒有改變的是我對聽故事還有說故事的熱忱,以及追求友善社會的初衷。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