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關鍵字獸醫科學家蔡沛學的守護石虎關鍵字:石虎在台灣為何是瀕危動物?石虎保育的殺手是誰?什麼是域外保育?冷凍方舟可以帶來什麼希望?台灣的野生石虎族群正在快速消逝中,除了棲地的復原之外,保育專家們也積極透過域外保育,幫動物的生命與基因做「備份」。
科學科技2025.07.04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珍古德:《杜立德醫生》讓我渴望與動物對話、《人猿泰山》開啟我走進非洲探險的夢想91歲的珍古德接受《少年報導者》專訪,回憶自己在二戰期間度過的童年時光,其中對她影響最深的書是《杜立德醫生》和《人猿泰山》。
人生探索2025.07.03
時時刻刻【新聞小操場】陳祖安/從雙北世壯運,看見運動實現永續的可能趁著2025雙北世壯運剛結束,運動迷媽媽決定從永續的角度和女兒聊聊:原來舉辦國際級運動賽事,也可以實現多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
生活2025.06.27
文化看世界大坦誠/《我的14歲》書評:吃苦不一定會變偉大,唯有認真走過,才會認識真正的自己圖文作家大坦誠覺得《我的14歲》中的大人,不是要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大家「一定要吃苦才會成功」,而是「所有的經歷,都是更認識自己的歷程」。
讀本看世界2025.06.20
他們的故事【複製技術推手】挑戰自然法則,也為科技劃出紅線──台灣生物科學家吳信志、沈朋志、宋麗英的複製動物之路20世紀末,台灣大學畜產所的實驗室培養出國內少數能操作複製工程的科學家吳信志、沈朋志和宋麗英,他們為何投入複製動物?日後為何有人轉換研究跑道?
職業前線2025.06.20
教案辨識兒少憂鬱症: 是心情不好,還是心生病了?近年來兒少憂鬱情緒及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攀升,本教案藉由辨別憂鬱情緒及憂鬱症的不同、闡述成因等方式,協助兒少認識負向情緒及身心議題。
生命教育2025.06.18
小讀者連線【小記者報導】台北植物園旁的「文化考古」──巷弄裡的時光探索國語實小的小記者們以「文化考古」為概念,從學校出發,帶著鏡頭與好奇心探索社區的祕密角落。
校園蹲點2025.06.12
小讀者連線【課程心得】從光影構圖到體會街區人情味,按下快門的驚喜發現就讀國語實小三年級的小記者,走訪校園周圍的文教設施與街區巷弄,學習用鏡頭看見新世界,也看見自己的成長。
校園蹲點2025.06.12
小讀者連線【課程設計】比起「標準答案」更重要的是,對拍攝畫面的感動與感受攝影導師蔡昕翰借鏡植物園遺址的考古精神,帶著小記者在學校周圍遊走,如同一位探勘考古學家,他們將自己拍攝的照片垂直往下挖掘,賦予其歷史及地理的意義。
校園蹲點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