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教案數位風險課:認識網路世界的8種惡人網路世界有多重風險,手遊、社群、網戀等,都可能讓學生掉入數位性剝削陷阱。本教案透過實際案例、模擬對話與討論活動,教導孩子建立風險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資訊教育2025.08.19
教案死刑思辨課:執行死刑前1小時的生死凝視本教案跳脫支持/反對死刑的正反論辯,從2位死囚的執行令頒布到執行槍決的真實歷程,設計6種不同的角色情境模擬,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去衡量生命的價值。
人權教育2025.03.19
時時刻刻8張圖表理解《憲法訴訟法》修法影響──空缺的大法官、可能凍結的憲法法庭⋯⋯立法院日前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規定憲法法庭的大法官出席人數「不得低於10人」,憲法法庭恐將停擺。作為民主憲政的守護者,如果大法官開不了會,會怎麼樣?
政治社會2025.01.16
教案國會民主課:認識國會體制的改革與擴權本教案透過文本閱讀,帶領學生認識權力分立的起源及其重要性,並藉由當前國會體制改變的新聞,應用所學知識,思考權力擴張與公民參與的關係。
法治教育2025.01.16
教案民主與選舉課:美國總統大選制度在台灣如果台灣的總統大選變成和美國一樣的「選舉人團制」,結果竟然有可能會翻盤?本教案從2024美國總統大選新聞事件切入,帶領同學認識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團制」。
法治教育2025.01.14
新聞關鍵字刑法專家謝煜偉的死刑釋憲關鍵字:死刑釋憲完為什麼還有疑義?可以判死的最嚴重罪行是什麼?為何死刑案件也要有律師辯護?大法官第4度針對死刑釋憲案做出「合憲」判決,「新聞關鍵字」邀請刑法專家謝煜偉,帶大家認識台灣法律中的死刑,也提供我們探討死刑存廢的一個思考脈絡。
政治社會2024.09.26
時時刻刻【釋憲篇】死刑能預防殺人嗎?少年犯可以判死嗎?民主和死刑有衝突嗎?死刑「合憲」後仍待尋求的共識大法官「113年憲判字第8號」出爐,在更嚴謹的審查標準下,「最嚴重的犯罪」處死刑「合憲」,但未直接對死刑本刑的存廢下定論,未來社會可從何討論、尋求共識?
政治社會2024.09.24
圖解新聞【圖解篇】4個關鍵數字,了解死刑釋憲案的爭議與演進你對死刑了解多少?《少年報導者》整理出4個關鍵數字,一起看看台灣有幾條可以「判死」的罪行?保障人權的「兩公約」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世界仍有死刑的國家還有多少?
資訊圖表2024.09.19
新聞關鍵字律師羅開的刑事訴訟關鍵字:羈押就代表有罪嗎?如何避免有錢人「棄保潛逃」?什麼是偵查不公開和無罪推定?每當有知名人物涉入司法案件時,新聞上總是出現各種專有名詞,讓人霧煞煞。本集節目邀請律師羅開,帶你上堂兒少法律課!
政治社會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