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徐志雲:性、戰爭與獨立的房間,一個落在金門的「碇真嗣」出身於戰地金門,徐志雲形容自己的童年也充滿「戰鬥的任務」,但就像《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碇真嗣一樣,他在戰鬥的同時,也更理解自己。
人生探索2025.07.24
時時刻刻【粉絲篇】我們為什麼熱愛VTuber?為什麼「看V」?《少年報導者》訪問多位粉絲追虛擬偶像的心情,也有資深粉絲分析其中的可能風險。
生活2025.07.09
他們的故事【最台VTuber】DIKA:我想用輕鬆方式推廣台語和台灣文化全職當VTuber是什麼樣的感覺?對DIKA來說,雖然有成就感,也有私生活被打擾的風險,但這份工作可以收穫滿滿療癒,也給了她推廣本土文化的使命感。
職業前線2025.07.09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珍古德:《杜立德醫生》讓我渴望與動物對話、《人猿泰山》開啟我走進非洲探險的夢想91歲的珍古德接受《少年報導者》專訪,回憶自己在二戰期間度過的童年時光,其中對她影響最深的書是《杜立德醫生》和《人猿泰山》。
人生探索2025.07.03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司徒惠康:孤軍父親、養女母親,貧困沒能限制我的逐夢之路出生在「後山」花蓮的老兵之子,憑著一股「想去看更大的世界」的渴望,司徒惠康成為出色的軍人、醫學家與領導者,努力為社會貢獻力量。
人生探索2025.05.07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楊双子:閱讀和寫作,引我進入《七龍珠》的「精神時光屋」2024年,楊双子的作品獲美國國家圖書獎,14歲時的她和妹妹從未想過,有一天文學會帶她們走到這裡。
人生探索2025.04.30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何榮幸:我希望,那一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何榮幸希望14歲那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這樣就不會捲入校園白色恐怖事件,最親愛的媽媽也就不會陷入恐懼而傷心難過了。
人生探索2025.04.01
他們的故事布拉瑞揚×阿爆×磊勒丹,開創排灣文化未來式──不只保存致敬,是讓它活著布拉瑞揚舞團串起同為排灣族的音樂家阿爆、視覺藝術家磊勒丹,聯手創作《我・我們》。從現代舞融合多元藝術,開創原住民族藝術的「未來式」。
人生探索2025.03.27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呂忠翰:打赤腳登上人生第一座百岳,和山成為交往一輩子的「好朋友」14歲時,我第一次和百岳相遇。經歷大學二度落榜、當起木工師傅,30歲那年我終於成為專業高山探險家,回頭來看,每個階段的我都像是在為此時做準備。
人生探索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