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教案真實世界的地理課: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探究歷程馬太鞍溪堰塞湖事件引發全台關注,「翻轉地理教室」團隊結合時事設計課程,帶領學生從生活中的社會與環境議題出發,運用地理觀點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形成個人看法。
環境教育2025.11.10
專欄請問ChatGPT:為何不知道現任美國總統是川普?萬事問ChatGPT,但它真的都能給出正確答案嗎?讓我們拆解它的運作原理,也告訴你最聰明的使用方法。
AI使用手冊2025.11.05
教案反霸凌行動課:斬退「網路五鬼」的守護呼吸術以「鬼滅之刃」的情境式隱喻,將網路霸凌的五大樣態設計為言語斬擊鬼、影像詛咒鬼、排擠封鎖鬼、謠言傳播鬼、人肉搜索鬼,透過「守護之呼吸」找到防禦策略。
資訊教育2025.10.22
時時刻刻校園全面禁用手機,國中小生支持、反對各半,41%高中生認為課後可能用更兇校園該不該禁用手機?教育部日前欲針對手機管理原則修法,做法遭批漠視兒少表意權。《少年報導者》進行500名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大調查,一起來聽聽兒少心聲。
教育2025.09.12
時時刻刻【數位安全篇】誰該為兒少網路成癮和風險負責?當美加學校和教育局對科技平台提告「公共危害」加拿大教育部門聯手控告社群平台,以成癮性設計讓學生沉迷。這股檢討平台責任的聲浪,正在全球浮現──數位世代誰該為兒少的網路成癮負責?台灣又該如何做?
國際2025.09.12
小讀者連線【手機相對論】許俊宸、邱婧宇/小學生該不該有手機?兩名小六生的不同見解你們班上同學都有智慧型手機嗎?你期待幾歲擁有手機呢?小六的邱婧宇、許俊宸,超過半數的同學都有手機,但他們對於小學生應不應該擁有手機,卻有著不同看法。
小評論員2025.09.12
時時刻刻青少年愈來愈依賴AI陪伴,可能對他們造成傷害AI陪伴應用程式提供與真實人際關係截然不同的體驗,令人難以抗拒。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每5位青少年中,就有1人與AI相處的時間和現實朋友一樣長,甚至更多。
科學科技2025.08.28
英文新聞Teen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AI companions, and it could be harming themNew research found that one in five teens spent as much time—or even more—with their AI companion as with real friends.
English Edition2025.08.28
教案數位風險課:認識網路世界的8種惡人網路世界有多重風險,手遊、社群、網戀等,都可能讓學生掉入數位性剝削陷阱。本教案透過實際案例、模擬對話與討論活動,教導孩子建立風險意識與自我保護能力。
資訊教育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