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反霸凌行動課:斬退「網路五鬼」的守護呼吸術以「鬼滅之刃」的情境式隱喻,將網路霸凌的五大樣態設計為言語斬擊鬼、影像詛咒鬼、排擠封鎖鬼、謠言傳播鬼、人肉搜索鬼,透過「守護之呼吸」找到防禦策略。
資訊教育2025.10.22
新聞關鍵字台大昆蟲系助理教授曾書萍的蟻災關鍵字:疣胸琉璃蟻為何成為超級蟻群?狂蟻靠雙線生殖入侵全球?口對口交哺特性是殺死蟻后的關鍵?「疣胸琉璃蟻」過去和人類「井水不犯河水」,很少造成問題,但近幾年牠們之中混入了一群個性迥異的「外來族群」,肆虐全台。本集節目將帶大家談談「蟻災」。
科學科技2025.10.21
教案防災教育課:從美麗到傷痛,看見花蓮縣光復鄉課程核心是建立「從知識理解到公民行動」的流程,除了帶學生認識堰塞湖、學習防災知識,也希望拓展行動視野,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防災教育2025.10.15
新聞關鍵字諮商心理師張瓈文的心理健康急救關鍵字:小孩也會需要心理諮商?什麼是心理健康急救員?如何聆聽才會讓人更願意說出困難?在台灣,每5人中就有1人曾經歷過常見的精神疾患。諮商心理師張瓈文帶大家認識「心理健康急救」的新觀念,以及碰到周遭親朋好友發生心理健康狀況時,可以採取的關鍵行動。
醫學2025.10.14
時時刻刻「現在,換我們謝謝你!」從學生、士官長到新住民媽媽,光復在地的「好人連線」助災民轉為助人者每天睡不到5小時投入救災的15歲少年、成立微型物資站的新住民媽媽、曾在自強外役監服刑的更生人運將⋯⋯當助人者與自助者並肩同行,為災後復原增添動能。
生活2025.10.14
小記者,問什麼?小記者請問國衛院長|台灣未來20年最大的健康挑戰是什麼?有「通用疫苗」能一次預防多種病毒嗎?國衛院正打造哪些「祕密武器」?小記者帶大家走進平常沒有對外開放的國衛院,專訪院長司徒惠康。大家好奇「院長」的任務有哪些?對科學有興趣但成績不好的同學,院長會給他什麼建議?
醫學2025.09.17
時時刻刻校園全面禁用手機,國中小生支持、反對各半,41%高中生認為課後可能用更兇校園該不該禁用手機?教育部日前欲針對手機管理原則修法,做法遭批漠視兒少表意權。《少年報導者》進行500名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大調查,一起來聽聽兒少心聲。
教育2025.09.12
時時刻刻【數位安全篇】誰該為兒少網路成癮和風險負責?當美加學校和教育局對科技平台提告「公共危害」加拿大教育部門聯手控告社群平台,以成癮性設計讓學生沉迷。這股檢討平台責任的聲浪,正在全球浮現──數位世代誰該為兒少的網路成癮負責?台灣又該如何做?
國際2025.09.12
小讀者連線【手機相對論】許俊宸、邱婧宇/小學生該不該有手機?兩名小六生的不同見解你們班上同學都有智慧型手機嗎?你期待幾歲擁有手機呢?小六的邱婧宇、許俊宸,超過半數的同學都有手機,但他們對於小學生應不應該擁有手機,卻有著不同看法。
小評論員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