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惠君
[email protected]《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他們的故事【最台VTuber】DIKA:我想用輕鬆方式推廣台語和台灣文化全職當VTuber是什麼樣的感覺?對DIKA來說,雖然有成就感,也有私生活被打擾的風險,但這份工作可以收穫滿滿療癒,也給了她推廣本土文化的使命感。
職業前線2025.07.09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珍古德:《杜立德醫生》讓我渴望與動物對話、《人猿泰山》開啟我走進非洲探險的夢想91歲的珍古德接受《少年報導者》專訪,回憶自己在二戰期間度過的童年時光,其中對她影響最深的書是《杜立德醫生》和《人猿泰山》。
人生探索2025.07.03
時時刻刻【新聞小操場】陳祖安/從雙北世壯運,看見運動實現永續的可能趁著2025雙北世壯運剛結束,運動迷媽媽決定從永續的角度和女兒聊聊:原來舉辦國際級運動賽事,也可以實現多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
生活2025.06.27
他們的故事【複製技術推手】挑戰自然法則,也為科技劃出紅線──台灣生物科學家吳信志、沈朋志、宋麗英的複製動物之路20世紀末,台灣大學畜產所的實驗室培養出國內少數能操作複製工程的科學家吳信志、沈朋志和宋麗英,他們為何投入複製動物?日後為何有人轉換研究跑道?
職業前線2025.06.20
小讀者連線【小記者報導】台北植物園旁的「文化考古」──巷弄裡的時光探索國語實小的小記者們以「文化考古」為概念,從學校出發,帶著鏡頭與好奇心探索社區的祕密角落。
校園蹲點2025.06.12
小讀者連線【課程設計】比起「標準答案」更重要的是,對拍攝畫面的感動與感受攝影導師蔡昕翰借鏡植物園遺址的考古精神,帶著小記者在學校周圍遊走,如同一位探勘考古學家,他們將自己拍攝的照片垂直往下挖掘,賦予其歷史及地理的意義。
校園蹲點2025.06.12
時時刻刻石虎姊妹「捲心蛋」與「捲心糕」可以安全回家嗎?──野生動物野放的挑戰與危機2025年春天,台北市立動物園迎來喜訊,石虎寶寶「捲心蛋」與「捲心糕」誕生了!牠們滿4個月大時,將會接受一連串野化訓練,成為強化台灣野生石虎族群的生力軍。
科學科技2025.06.03
文化看世界【拼貼肖像創作】向排灣族人學習,成為美的釋放者「malang」小記者採訪排灣族視覺藝術家磊勒丹,揮別過往以單張照片的方式呈現肖像,將採訪過程中所接收的資訊,經過層層討論與轉化,在全開的畫紙上創作「拼貼畫」。
廳院好好玩2025.06.03
文化看世界楊惠君/《我的14歲》選編人的話:會有一個,懂你的人《我的14歲》透過15位不同領域人物的真摯分享,帶領迷惘的孩子們在困惑與孤獨中找到懂得他們的心靈之友。
讀本看世界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