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君

楊惠君

jill718@twreporter.org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時時刻刻【百名同學月經大提問】月經來為何有人超痛有人不痛?月經汙名怎麼應對?如何讓男生更體貼生理期女生?《少年報導者》蒐集167名國中小同學對「月經」的提問,並訪談8名同學自身的月經經驗以及生活觀察,對這個無論男女都應該面對的一課,提出許多有建設性的建議。
教育2024.12.06
小讀者連線桃園市同德國中/對抗海洋塑膠垃圾的科技法寶「地球只有一個,而海洋也是。」桃園市同德國中的同學意識到塑膠垃圾對海洋造成的危害,透過線上探究,分析4種消滅海洋垃圾的科技法寶。
線上探究2024.11.29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李振輝:替聾人「說話」,解開自己少年時代自卑感的心結李振輝從小成績優異,卻因家貧導致性格自負又自卑,直到上建中後接觸手語,他的人生徹底被改變,更成為台灣第一位靠手語「吃飯」的手語翻譯員。
人生探索2024.11.28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魏敏芝:主演了張藝謀的電影,讓我活成自己人生的「女主角」1999年,張藝謀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上映,得了很多電影獎,我是片中的女主角。那一年我14歲,從一個河北農村的小女孩,成為「一夕爆紅」的明星⋯⋯
人生探索2024.11.20
真的假的「秋颱」會「隔山打牛」,南部颱風卻容易在北部下豪雨?台灣今年秋天颱風似乎特別多,氣象預報常提醒民眾留意「秋颱」,但「秋颱」指的就是秋天的颱風嗎?《少年報導者》帶讀者了解,颱風為全台帶來怎樣的風雨?
科學科技2024.11.15
小讀者連線【小記者報導】影像紀實──一段路的風景「去麥當勞會經過的道路」──這是竹東國中同學對康寧街的稱呼,這條路也是他們上下課會經過的地方。那天,全班同學一起走了一整天,用不同視角凝視這條路的風景。
校園蹲點2024.11.07
小讀者連線【小記者報導】褪色的濃墨與新添的餘韻──竹東交錯的林業時空風景竹東曾經是座林業興盛的城鎮,隨著產業沒落,如今剩下一幢又一幢歷史建築。小記者採訪與林業有著緊密緣分的居民,試著以攝影探尋消逝風景中的情感與新的生命力。
校園蹲點2024.11.07
小讀者連線【課程設計】用鏡頭探索對「風景」的各種想像《少年報導者》校園影像共創計畫來到竹東國中,為在地刊物《逐步東行》的編輯團隊設計影像課程。在這5日密集培訓中,我們怎麼協助他們開創對家鄉的全新視角呢?
校園蹲點2024.11.07
小讀者連線【小記者報導】老米店與手工菜包,飄散一甲子的客家人情與米香竹東人的飲食離不開米。小記者們分頭採訪手工菜包店還有米行,除了了解一道美食的製作有多繁複,也從攝影機望見商家對於在地人與地景的情感。
校園蹲點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