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惠君
[email protected]《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時時刻刻【校園篇】從藝術治療小團體到設置心情信箱,這些努力接住孩子的「校園心靈捕手」兒少心理健康問題是當代最嚴峻的公衛風暴。身處巨大心靈海嘯最前線的學校輔導老師,透過開辦小團體課程、設置「心晴熊信箱」、「失落寫真館」等創新做法,積極協助學生面對情緒困擾。
教育2025.04.10
時時刻刻【資源篇】自殺、恐慌、精神疾病發作會要人命,心理也有急救CPR當身體出現緊急狀況,可以用CPR急救;但心理出現突發危機時,可以怎麼做?其實國際上也有所謂的心理健康急救(MHFA)方案,已在2024年底引入台灣。
醫學2025.04.10
時時刻刻台灣中小學調查:1.3%學生遭性私密影像外流,自傷風險是一般孩子5倍國衛院調查發現,1.3%中小學生遭性私密影像外流。性私密影像外流是青少年自傷最嚴重的危險因子,自傷風險是一般孩子的5.16倍。
教育2025.04.10
文化看世界7本獨處繪本,陪你度過每一個情緒黑洞時刻每當心情低落的時候,你都如何遠離情緒黑洞?讓我們透過繪本認識不同的情緒,遨遊在圖文世界中,學習靜靜享受和內在對話的過程,找回平靜。
讀本看世界2025.04.10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何榮幸:我希望,那一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如果時間可以重來,何榮幸希望14歲那年沒有得到「愛國作文比賽」冠軍,這樣就不會捲入校園白色恐怖事件,最親愛的媽媽也就不會陷入恐懼而傷心難過了。
人生探索2025.04.01
他們的故事布拉瑞揚×阿爆×磊勒丹,開創排灣文化未來式──不只保存致敬,是讓它活著布拉瑞揚舞團串起同為排灣族的音樂家阿爆、視覺藝術家磊勒丹,聯手創作《我・我們》。從現代舞融合多元藝術,開創原住民族藝術的「未來式」。
人生探索2025.03.27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呂忠翰:打赤腳登上人生第一座百岳,和山成為交往一輩子的「好朋友」14歲時,我第一次和百岳相遇。經歷大學二度落榜、當起木工師傅,30歲那年我終於成為專業高山探險家,回頭來看,每個階段的我都像是在為此時做準備。
人生探索2025.03.25
時時刻刻【Liv看世界】義大利的分級醫療制度,讓我生病習慣先找「家庭醫師」和休息來自台灣、現在住在義大利南蒂羅爾的Liv,和媽媽聊到台義兩國在看病上的差異,13歲的他很好奇,不同的健保、分級醫療制度,對大家的生活有何影響呢?
醫學2025.03.25
他們的故事【我的14歲】柯志明:為了見白色恐怖入獄的爸爸,我把一整本的《新英文法》讀完14歲時,我第一次知道我爸爸是政治犯。爸爸原是關心社會和土地,帶著文學情懷的英文教師,後來卻反對我讀社會系、反對我為工人立委助選、反對我娶外省人為妻⋯⋯
人生探索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