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原則:不要惹他們生氣
讀懂憂鬱症患者心思方法:觀察他們的生活
我們是陪伴者,也會有情緒
他們是患者,也正在學習快樂
媽媽OS:快樂起來很難,繼續努力
(插畫/王家琛)
小讀者連線

小評論員希.瑪巴諾/我想和憂鬱症媽媽說:就算無法快樂,至少不要不快樂

當親朋好友患有心理疾病時,我們該怎麼辦?《少年報導者》評論員希.瑪巴諾的媽媽患有「重度憂鬱症」,透過觀察媽媽的生活,他從媽媽身上了解到何謂憂鬱症,更加理解媽媽的心思,進而找到與媽媽相處的方法。
各位同學也可以寫下你對生活和時事的觀點與想法,投稿給我們,文章一旦被刊載,就能成為《少年報導者》評論員,並獲得專屬於你的證書和獎勵,投稿相關資訊和規則請見投稿辦法

(文字/希.瑪巴諾設計/王家琛責任編輯/楊惠君陳韻如)



我的媽媽是「重度」憂鬱症患者,她常常遇到讓她心情不好或生氣的事,就會把那件事的嚴重程度乘以10倍,然後就發作了。還有,她明明就對我來說很有用,會教我很多功課,卻常常會說:「我很沒用,就算死了也無所謂。」這類很悲觀的話,讓人很困擾。

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原則:不要惹他們生氣

憂鬱症是很容易發作的心理疾病,所以如果要跟憂鬱症患者一起住的話,盡量不要惹憂鬱症患者生氣。媽媽常常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心情不好,有時明明就是其他事情讓她生氣,卻把見到的人當成出氣筒一樣,把情緒發洩在別人身上。
憂鬱症就像是得了新冠肺炎的後遺症一樣,可能要好一段時間才會好,有的時候需要幾週,也有只需要4、5天的時間,心情就會平靜下來。當憂鬱症患者發作時,千萬不要跟她起口角,就算她罵你也不要罵回去,這樣她反而會更生氣,舉動更誇張。當憂鬱症患者大發雷霆時,什麼都敢做,連自殺都可能做得出來。

讀懂憂鬱症患者心思方法:觀察他們的生活

我都會在把書放回書櫃的時候,偷偷把媽媽最近看的書翻出來,看看書背面的內容簡介。我會這麼做是因為可以透過觀察媽媽最近看什麼類型的書,來得知媽媽最近的狀況如何。例如,有一陣子媽媽在看一本書名叫《學習樂觀.樂觀學習》的書,我一看到就知道媽媽最近的狀況是想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心情好一點。
我都會盡量讓媽媽的心情比較沒那麼糟(我會說比較沒那麼糟,是因為憂鬱症患者的心情通常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再說我媽媽是一個重度憂鬱症患者,更不可能會開心了)雖然她不可能會完全開心,但如果能讓她心情好一點,萬一等一下突然生氣了,多多少少能把她生氣的程度稍微降低一些,也能讓她生氣的時間變短。所以盡量讓憂鬱症患者心情好一點,才不會她一生氣就沒完沒了。

我們是陪伴者,也會有情緒

當我被媽媽搞得心情不好或很生氣時,我都會跑到小房間揍衣服堆,但每次媽媽一生氣就不知道要氣多久,所以我都會想盡辦法跟媽媽拉開距離,愈遠愈好。
有的時候我甚至會氣到直接進去家裡的倉庫,然後用力地甩門,接著把媽媽的衣服放在有灰塵的地方摩擦,讓她的衣服上有「一些」灰塵。我會講「一些」是因為,如果弄得很容易被發現的話,她一定又會發脾氣,所以我每次將衣架凹到歪掉,或把她的衣服弄髒,做這種的事情都不能做得太誇張,以免媽媽大爆發。

他們是患者,也正在學習快樂

雖然上面講的那些,會讓人覺得不高興,但媽媽也有努力在改善自己的狀況。媽媽在努力改善的部分有:
  1. 盡量讓自己生氣的時間縮短
  2. 生氣時不甩門
  3. 看正面的書籍
  4. 乖乖去看醫生、諮商、定時吃藥
  5. 在手機鬧鐘上的提醒文字寫上說出來會牽動笑肌的文字:比如說七七七七七七七之類的,好提醒自己要笑,據說多笑可以提升快樂的程度
我希望媽媽能跟著醫師講的話去做,並且慢慢變好,不要常常講負面和自責的話。就算沒辦法變成快樂的人,至少不要不快樂,那我就不會那麼困擾了。 

媽媽OS:快樂起來很難,繼續努力

我也是透過文章,才知道兒子真正的想法。
年紀小小就要承受媽媽多次發作,對一個小朋友來說應該很困擾,也很辛苦。我只能說,對不起孩子、家人,生病不是我所願。我也想追求快樂,可是也許快樂對某些人而言就是這麼困難又遙遠吧。
 
 

報導仔關心你:珍惜生命,勇於求助

如果自己或發現身邊朋友出現心理狀況,需要進一步協助,請你及早向身邊的老師、家長求助,或請師長幫忙聯繫以下單位: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希.瑪巴諾
希.瑪巴諾
文字
《少年報導者》評論員。我來自蘭嶼朗島部落,我今年國小三年級,我是達悟族人,長大想當YouTuber。
王家琛
王家琛
設計
設計系畢業的插畫及手刺繡工作者,喜歡將生活中的見聞以不同媒材紀錄。理性設計;感性創作。透過雙手把模糊的感知化作具體圖像進行溝通,引導觀者走進故事。
楊惠君
楊惠君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總監。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陳韻如
陳韻如
責任編輯
《少年報導者》編輯。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