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高燒

地球發高燒

地球發高燒

──失控的溫室效應,為地球「退燒」有解嗎?
2023.08.17 最後更新

今年(2023)夏天,大家最「有感」也最該關心的事,就是「高溫」。

夏天愈來愈熱,不是「感覺」而已。地球的體溫確實逐年上升,今年7月,人類氣象觀測史上測量到10萬年來最高溫,地球幾乎要變成「火」星了!不只世界各地都出現歷史性高溫,更因氣候變遷和極端氣候出現乾旱、洪水、野火等災情。

地球發高燒,極大部分的原因是來自人類的行為,工業革命之後,生活便利,但大量燃燒煤炭、石油,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大幅開墾林地、拓展農業和工業發展,都造成溫室氣體濃度愈來愈高,不只地球暖化速度愈來愈快,讓氣候變遷與氣候危機型態愈來愈多元、急迫。

這系列專題,讓我們一起好好了解,氣候危機與災難下的成因、影響與關鍵數據,而預防氣候災害與逆轉危機,我們又有什麼必須立即展開的行動?

1. 解析高溫對健康與經濟的傷害

高溫真的會「熱死人」,同時也是睡眠殺手,對心理健康也會形成影響,進而也會影響工作效率,造成國家的經濟損失,窮國與富國各自有不同的影響。未來,更可能會出現許多的「氣候難民」。而肩負逆轉希望的,就是年輕一代的你。

2. 4個關鍵數據透視氣候危機

氣溫上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持續高溫下,台灣會不會失去冬天?地球有哪些地方可能因為太熱再也無法住人?又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和物種將會消失?

3. 思考人口最大國印度的冷氣難題

今年4月,印度以14.28億的人口數超車中國的14.25億,成為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為貧富差距大的他們帶來新的「冷氣危機」──有錢人才能吹冷氣,公平嗎?但人口激增下,如果大家都吹冷氣,又會為環境造成什麼傷害?印度冷氣危機下,帶來許多值得思考的面向。

4. 科普圖解冷氣演進史

夏天吹冷氣在台灣已成為理所當然的事。地處熱帶的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更認為,冷氣是人類文明「最偉大的發明」,但你知道,冷氣空調最早為什麼會被發明嗎?又有哪些關鍵的技術突破?不過,這個讓人類生活更舒適的「文明」,又讓地球生態付出了什麼慘痛的代價?

5. 城巿建築降溫策略與妙方

如果不單單靠冷氣,高溫城巿有什麼可以「降溫」的策略和方法?從印度的風土建築智慧、德國超前部署的「通風廊道」城巿規畫概念,到近年備受國際矚目以科學數據為基礎的「冷卻新加坡計畫」,這些方法效果如何?可以複製到其他地方嗎?

6. 親子共讀氣候變遷繪本

曾到紐西蘭拜訪毛利人、到澳洲採訪澳洲黑人,關注傳統智慧對現代自然保育啟發的作家馬筱鳳,介紹5本來自不同國家的繪本,從動物到人類、從海洋到地球,由各種情境和面向,一起省思極端氣候難題下,我們如何動起來!

此外,《少年報導者》Podcast「新聞關鍵字」單元也邀請到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擔任客座總編輯,用5個關鍵字「熱浪」、「熱島效應」、「聖嬰現象」 、「1.5°C」、「氣候難民」,和大家一起討論氣候變遷這個重要的議題。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最新文章一上線就通知你來看!◀◀
http://eepurl.com/idk8VH


監製|楊惠君、張鎮宏
文字|王琳茱、張鎮宏、陳韻如、馬筱鳳
插畫與設計|黃禹禛、鄭涵文
封面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封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
編輯|陳韻如
社群企畫|汪彥成、陳思樺
編輯顧問|陳明蕾、林玫伶、黃惠鈴、陳榮裕

時時刻刻 10萬年來最熱的7月──地球「烤」題怎麼解? 科學家指出,2023年7月恐怕是10萬年來最高溫的月分,究竟酷熱的天氣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什麼危害?我們該如何預防高溫帶來的災害呢? 國際 2023.08.17 (攝影/AP Photo/Bikas Das;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 時時刻刻 【圖解新聞】4張圖表解析「明天過後」的世界──台灣... 全球溫度升高,世界各地頻頻傳出豪雨、野火等災情,若人類持續排放溫室氣體,未來生活的環境會是什麼樣子? 國際 2023.08.17 (圖片來源/freepik;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 時時刻刻 印度的難題──多裝10億台冷氣的世界,更舒服或更酷... 印度熱季連續數週都是攝氏45度高溫,但14億人口只有12%家庭裝冷氣,因此各廠商都瞄準印度市場,預期印度將為世界增加10億台冷氣商機。 國際 2023.08.17 (攝影/AP Photo/Altaf Qadri, File;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 時時刻刻 冷氣空調簡史──人類最偉大的現代發明?還是破壞大氣... 夏天我們總是想要待在舒適的冷氣房中,你有好奇過冷氣是誰發明的嗎?最早的冷氣長什麼樣子呢?其實冷氣一開始是一種醫療設備唷! 國際 2023.08.17 (圖片來源/freepik;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 時時刻刻 除了吹冷氣,印度、新加坡、德國幫建築和城市降溫的妙... 天氣一熱就想吹冷氣,但冷氣一開,卻又排放廢熱到戶外,讓外頭溫度繼續升高,變成「熱」的惡性循環,有方法能讓生活環境涼爽,又能幫助城市降溫嗎? 國際 2023.08.17 (攝影/REUTERS/Edgar Su;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 文化看世界 從5個國家的5本繪本正視氣候變遷,找出創意因應之道 當地球生病了,人類與動物也面臨生存危機。從5本不同國家的繪本中,能夠看見氣候變遷帶來哪些衝擊,以及許多創意的因應對策。 繪本看世界 2023.08.17 (插畫/鄭涵文) 時時刻刻 因生態災害失去家園,國際法能如何保障氣候移民? 2023年初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發生大規模地震,造成數千人死亡,數百萬人無家可歸,研究人員正在設法保護這群因極端氣候而失去家園的「氣候移民」。 國際 2023.04.14 (插畫/黃禹禛) 英文新聞 International law doesn't... Researchers have tried for decades to find a relevant legal status for people ... English Edition 2023.04.14 (Illustrated by Huang Yu-Chen)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