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
#哈瑪斯
#加薩走廊
《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張鎮宏21歲去到死海的約旦岸,從此處游過一半,就是以色列邊境範圍。
Podcast

3個關鍵字帶中小學生聽懂以巴衝突:哈瑪斯是恐怖組織?加薩走廊為何被稱「露天監獄」?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正爆發50年來最激烈的對抗,而過去以巴間的零星衝突就已不斷發生,為何雙方關係會如此緊張?《少年報導者》Podcast「新聞關鍵字」單元,邀請《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張鎮宏擔任客座總編輯,用3個關鍵字「以巴衝突」、「哈瑪斯」、「加薩走廊」,解釋以巴從古至今的深仇大恨。

(文字/編輯部)



在遙遠的中東,今年(2023)10月7日的發生一起震驚世界的重大新聞,以色列在台灣時間10月7日的中午,遭到了長期的宿敵、控制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激進團體「哈瑪斯」(Hamas)突然的突襲行動。
在當地是10月7日的清晨,哈馬斯跨越了加薩走廊的邊境,突破了以色列的隔離牆,不僅對以色列的邊境駐軍發動突襲,同時也直接攻入了以色列南方的邊境城鎮,擄走了以色列的平民當作人質。之後,以色列軍隊也發出動員令,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動員了36萬名後備軍人,同時對加薩走廊發動激烈的空襲作為反擊。
遭遇以色列嚴重空襲的加薩走廊不僅被斷水、斷電、斷糧,甚至連網路通訊以及交通,也都被團團封死,雙方死傷都非常慘重。但是,為什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會有如此大的深仇大恨?過去幾次戰爭又是為了什麼事?這次的衝突為什麼又特別嚴重?
接下來的3個關鍵字,帶你一起了解為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會有那麼大的深仇大恨,以及背後複雜的歷史原因。

#以巴衝突

以色列位於歐、亞、非洲的交界,在地中海的東岸,長期以來,這一個地方就是古文明發展的起源地,像是大家可能有聽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也是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非常重要的信仰聖地所在。
以色列是以猶太人為主的國家,在幾千年前,猶太人的故鄉就是在以色列這塊土地,但這塊土地同時也被稱為「巴勒斯坦」。猶太人歷經了羅馬、波斯,以及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十字軍等等數千年的征戰,它其實是被逐出巴勒斯坦,離散到世界各地。而在19世紀之後,在歐洲的猶太人遭遇到很多歧視跟挑戰,當時是因為宗教、生活文化以及社會陰謀論的關係,所以在西歐,比如說法國、德國,都有針對猶太人的仇恨、排斥運動。
在這個狀況之下,猶太人開始認為,之所以自己這個民族常常成為弱勢、被欺負、被歧視,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民族國家。因此,從19世紀開始,離散的猶太人群體就發起猶太復國運動,希望透過各地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的影響力,讓猶太人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故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的納粹政權曾經針對猶太人發動「納粹大屠殺」,死傷600多萬人,所以在二戰之後,同情猶太人遭遇的聯合國,以及歐美各國的國際輿論,開始支持猶太人的復國計畫,允諾這些逃離歐洲的猶太人,回到現在的巴勒斯坦,也就是以前猶太王國所在的地方,重新恢復建立起一個猶太民族國家。
可是在過去幾千年裡,巴勒斯坦這一塊土地,其實也有很多穆斯林以及阿拉伯人居住,所以1948年,聯合國通過「兩國方案」,要在巴勒斯坦這個地方,成立一個阿拉伯國家,跟一個猶太國家。
這件事情其實引發了當地的阿拉伯人不滿憤怒,他們覺得猶太人已經離開這片土地數千年的歷史,重新回到這裡是跟他們爭奪家園,因此當1948年5月11日,猶太人宣布,用「以色列」這個名字,成立一個猶太國之後,隨即就爆發了第一次的「以色列─阿拉伯戰爭」,包括像是埃及、約旦、敘利亞等阿拉伯世界的各國聯軍,都為了爭取阿拉伯人在這塊土地上的主權,展開對以色列的攻擊。
可是,在第一次以色列─阿拉伯戰爭之後,因為各國猶太人的團結,也就是國際力量的支援,所以阿拉伯聯軍其實是失敗的。自此之後,以色列的建國成為了事實,可是本來應該要成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國,卻自此在歷史上消失,沒有成立的機會。
在這段時間,原本居住在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成為了國際難民。隨著時間的過去,這些巴勒斯坦人有一部分人離散到了海外,永遠離開他的故鄉,跟當初的猶太人一樣;另外一些人則選擇繼續抗戰,他們以武裝突襲、游擊隊,甚至恐怖攻擊的行動,試圖驅逐以色列人,重新恢復巴勒斯坦在這塊土地上的主權。
這樣的雙方廝殺攻擊一直持續到了1990年代,在國際協調之下,以色列跟巴勒斯坦才開始談和解,當初和解的條件是,巴勒斯坦人必須要承認以色列建國的合法性,以及以色列的國家存在;以色列也支持巴勒斯坦人在現在的約旦河西岸,以及加薩走廊,建立起屬於他們的國家。只是隨著這次時間的過去,當初的和平協議並沒有成為現實,雙方的衝突跟戰爭,也持續零星發生,直到今天。

#哈瑪斯

哈瑪斯其實是阿拉伯文的縮寫,它的全名其實是「伊斯蘭抵抗運動」(Harakat al-Muqawama al-Islamiya),它是巴勒斯坦人反抗運動的其中一個組織,成立大概在1980年代。
一開始它其實是一個宗教的慈善團體,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進,為了反抗以色列人對於巴勒斯坦的統治,所以採取非常激烈的恐怖攻擊、綁架,以及軍事手段。因此,在以色列或是美國,至今都把哈瑪斯視為恐怖組織。
但是,對許多巴勒斯坦人來講,他們卻是武裝反抗運動的代表旗幟。哈瑪斯也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其中一部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目前分成兩大區塊,一部分是在約旦河西岸,另外一部分就在加薩走廊,哈瑪斯則是加薩走廊目前的實際統治者。

#加薩走廊

加薩走廊的地理位置介於埃及跟以色列的中間,它的西面其實是地中海的東岸,南面是埃及的西奈半島。據說在聖經故事裡面,摩西要開紅海,穿越西奈半島,才進入以色列。加薩走廊的東面,則是以色列南方的奈傑夫沙漠。
之所以叫它加薩走廊,也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剛好穿越亞非大陸板塊,聯繫埃及與以色列,是一個很重要的陸地關口。加薩走廊大概只有1.3個台北的大小,但是大概有200萬位巴勒斯坦人居住在這裡。過去它其實曾經被埃及、以色列統治過,一直到2005年,以色列才從加薩走廊撤軍。從那之後,加薩走廊就一直由哈瑪斯統治。
可是過去20年來,加薩走廊一直是中東衝突,或是以巴戰爭的一個火藥庫、引爆點,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哈瑪斯跟以色列政府之間的敵對態度。
以色列認為哈瑪斯是恐怖組織,因此拒絕與它進行任何直接政治談判,並且為了防堵哈瑪斯對以色列的擴散或攻擊,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四周都下達了封鎖命令。比如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海岸線實施全面海禁,漁民們不能自由地出海捕魚;在陸地的邊界,也都被以色列蓋了高高的電網跟隔離牆。所以,包含聯合國,或者是巴勒斯坦在內,其實有非常多的質疑意見,指控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封鎖,其實是人類史上最大的露天監獄。
這次的攻擊行動正是哈瑪斯打破以色列在加薩走廊的封鎖牆,以及防禦攻勢,突破以色列的封鎖,直接攻入了以色列南部國土,但是他們的攻擊行動,其實也對平民造成非常多的死傷。因此在以色列的說法,哈瑪斯的跨境行動是恐怖攻擊,但是在哈瑪斯對於巴勒斯坦的號召裡面,他們卻認為,跨越邊境隔離牆,或者是對以色列發動越境打擊這件事情,其實是他們反抗以色列、統治巴勒斯坦的一個合法主張。
目前這場戰爭還在持續的進行,大家在看到戰爭新聞的時候,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討論關於這塊土地不同民族的歷史,以及為何演變至現在狀況的原因,也可以想想,如果遇到戰爭,大家應該要如何理解和平,並且講述自己希望和平的故事。

訂閱《誰來讀新聞》

感謝你的收聽!邀請你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少年報導者的Podcast《誰來讀新聞》,及早接收更新通知,最新一集上線就會通知你唷!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編輯部
編輯部
文字
《少年報導者》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針對兒少打造的深度新聞報導品牌,與兒童和少年一起理解世界,參與未來。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