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接到了1名來自宜蘭的14歲讀者的訊息,希望我們能做新型菸品的報導,因為他發現:「電子煙在校園很氾濫!」採訪團隊費時長達半年走訪台灣各地,也深入校園,挖掘出年輕人如何透過社群軟體和類直銷方式,以中學生當下線,讓未成年新型菸品使用者快速擴張。
我們發現,電子煙像一場風暴,在青少年、年輕人間快速流行,大家迷失在電子煙酷炫的造型、時尚感與香味中,網路上充斥許多似是而非的偽科學和資訊,鬆動大家對新型菸品的認知和心防。台灣自1997年開始實施《菸害防制法》,26年來,對紙菸的菸害防制有顯著成效,吸菸率下降許多;但如今,新型菸品的迷霧瀰漫校園,使用人口也急速成長,形同第二次菸害戰爭!
2023年1月,立法院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這一次,由《少年報導者》的採訪團隊接棒,我們繼續追蹤這個可能影響世代健康的議題。除了分析修法後最新的規範、提出可能的漏洞,也以漫畫故事呈現校園實況,並且破解菸品行銷的策略和網路偽科學影片的陷阱,更解析了其他國家更先進的菸害防制做法。這系列專題,將陪著大家一起穿越新型菸品的「迷霧森林」:
1. 解析菸害防制新法
帶你一次看清修法後的灰色地帶,16年都沒改的《菸害防制法》,這一次新修的法令有什麼新規範,真的能擋得下新型菸品的襲擊嗎?而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卻不全面禁止加味菸,又可能有什麼影響?
2. 破解新型菸品陷阱
《灌籃高手》裡的三井壽對著安西教練流淚喊:「教練,我很想打籃球!」他連沒球打的時候都不敢吸菸,為的就是保持體力重回球場。但是,如果是吸電子煙,就會沒問題了嗎?設計師黃禹禛統合記者採訪的個案,畫出〈灌籃高手 vs. 電子煙〉的圖文故事,呈現電子煙如何入侵校園,更成為青少年的人際困擾。
同時也有圖解分析新型菸品的原理,讓大家認清,這些看似電子產品的新型菸品和傳統紙菸是真的不同嗎?
3. 來當菸害柯南找真相
「電子煙與紙菸,比比看哪個比較毒?」網路上流傳的網紅實驗影片,讓許多同學深信不疑。然而,看似科學性的實驗,其實有沒說出的事實。透過新聞測驗,由你來當偵探,冷靜細心找出電子煙的真相。
4. 分析菸商行銷手法
能夠看懂菸商行銷和傳播手法,就能從小預防菸商搶走你的眼球與身體。菸商推出新型菸品後,如何「養」客戶?如何用時尚、酷炫感,讓人成癮?
5. 誰來陪伴學生逃脫菸品
健康教育不是考試科目,老師該如何有效地進行菸害防制教育呢?負責校園菸害防制工作的國中老師龍芝寧現身說法,在她眼裡,同學們吸菸的原因是什麼?戒菸的困難又是什麼?她怎麼帶領同學當「無菸立法委員」?
6. 借鏡紐西蘭如何成為無菸國度
紐西蘭訂出2025年要達成「無菸國度」的目標,也立了新法,規定2009年後出生者一生都無法在紐西蘭買菸。我們有旅居紐西蘭多年的蕭孟芳醫師第一手分析,為什麼紐西蘭能實施這個世界首見的嚴格立法?
7. 從繪本看各種成癮問題
無論大人或小孩,其實「成癮」是一種執著,也是一種沉溺,通常也帶有一些慰藉的意涵,期盼透過這些事或物的依賴而得到某些關注。兒童文學作家黃惠鈴替大家選了6本繪本,看見各種形式的成癮狀況。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最新文章一上線就通知你來看!◀◀
http://eepurl.com/idk8VH
監製|楊惠君、陳榮裕
文字|陳麗婷、鄭涵文、陳潔、黃惠鈴、黃禹禛、蕭孟芳
攝影|張家瑋、鄭宇辰
插畫與設計|鄭涵文、黃禹禛
封面插畫|鄭涵文
編輯|陳韻如
社群企畫|汪彥成、陳思樺
編輯顧問|陳明蕾、林玫伶、黃惠鈴、陳榮裕
【延伸閱讀】看《報導者》相關調查報導《煙霧下的戰爭:新型菸品襲來,台灣招架得住?》,了解更多新型菸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