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篇台大教育題_首圖_黃禹禛

下一站,大學

下一站,大學

──頂大,是幸福保證書嗎?
2022.10.19 最後更新

「戰學歷」、「刷學歷」,是成人社會最熱門的話題,有時是一則勵志的詩篇,有時又變成一個警世的教訓。去除掉政治口水和社會價值,回到教育本質,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社會能否讓孩子通過更好的教育,認識更多的自己?頂尖大學,真的是他們人生幸福的保證書嗎?

我們採訪台灣北、中、南、東部20名國小四年級到國中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描繪出對於大學的想像和困惑,有些同學從小立志要朝向第一志願的台灣大學邁進;有些同學認為實現自己的興趣,比上哪所大學更重要;也有同學犀利地對涉入論文風波的台大校長抛出「如何維護校譽」的提問。當然,更多人好奇:「上台大的人,都是怪物?都很厲害嗎?」

回應同學們的提問,我們請就讀大學的「學長」、「學姊」們提供心得和指引,與台大學生會、台大研究生協會合作進行「台大學生大學生活滿意度問卷調查」,共收到688人回覆。這些進入台大就讀的菁英學生,過半數都肯定台大教學資源和課程多元豐富,值得學生「驕傲」,但上大學,對他們而言,其實不只想要「學習」,對於未來,依然有人感到茫然。

很少人關注,「台大光環」也是一種壓力,平均每16個台大學生,就有1人會求助校內心理諮商。我們讓大家進一步了解,上了人人稱羨的第一志願後,台大生心理痛苦指數為什麼很高?關注名校情結、學歷掛帥下,頂大生被過度期待,造成身心失衡。

上大學不是人生唯一的解方,但讓不同家庭背景環境的人擁有公平的資源、同等的選擇機會,是社會進步提升最重要的事。我們也與專家合作,從台灣家戶所得統計資料,檢視教育資源分配狀況,發現在台灣,富人家庭的孩子上頂大的機會比窮人家庭高,不公平的現象必須被改變。

《少年報導者》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延伸出來的兒童與青少年新聞平台,我們期待與更多關注年輕世代的老師和家長,一起和孩子們共同「理解世界,參與未來」。教育,關乎每個孩子的未來,正如華梵大學校長林從一說:

「讓人生幸福、快樂,才是受教育最重要的事!」

這就是這個系列報導希望帶動討論與思考的議題。


監製|楊惠君

文字|陳麗婷、陳德倫

攝影|陳曉威、王崴漢、許𦱀倩、鄭宇辰、余志偉

插畫與設計|黃禹禛

封面插畫|黃禹禛

編輯|陳韻如

社群企畫|陳思樺、汪彥成

行銷企畫|陳星穎

編輯顧問|陳明蕾、林玫伶、黃惠鈴、陳榮裕

特別感謝|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台東縣東海國小前校長黃裕敏、羅山小學堂負責人李國盛

時時刻刻 【孩子大提問】台大生最棒嗎?上大學會讓人生變更好嗎... 現在社會普遍認為,人一生就是要上大學、賺大錢,但這是人生唯一一條路嗎?13位中小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聲,在他們心中,一張頂大學歷代表什麼意義? 教育 2022.10.19 (插畫/黃禹禛) 時時刻刻 【調查篇】我台大,我驕傲嗎?台大學校生活滿意度調查 透過問卷調查,我們看見身為台灣第一學府的台大學生,對學校有驕傲、也充滿無力感,擁有台大學歷,也不一定對未來充滿信心。 教育 2022.10.19 (插畫/黃禹禛) 時時刻刻 【數據篇】誰是台大生?台灣教育翻轉了誰? 台灣教育真的可以翻轉人生嗎?研究統計發現並不如此,富人小孩進台大的機率是窮人的6倍之多。台灣教育該怎麼做,才能促進社會階級流動? 教育 2022.10.19 (插畫/黃禹禛) 時時刻刻 【壓力篇】被頂大魔咒困住的大學生 不少成績優異的年輕人,從國中、高中到大學,一路過關斬將,與學業纏鬥「成功」後,卻開始與自己的情緒糾纏,走入學校心輔室,進行諮商、吃抗憂鬱藥。 教育 2022.10.19 (插畫/黃禹禛) 時時刻刻 【宅宅×媽媽】上大學,可以像點一份快樂兒童餐嗎? 人都一定要上大學嗎?國小六年級的宅宅跟媽媽林蔚昀把學校比喻成「快樂兒童餐」、「樂高」等,一起探討各種學習知識的方法。 教育 2022.10.19 (插畫/黃禹禛)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