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

時時刻刻 假封控、真維穩──中國如何以網格化監控做防疫? 新冠疫情爆發3年後,世界多數國家都是走上解封之路,只有中國在白紙革命前,仍堅持嚴格清零政策,這樣的思維有什麼目的? 國際 2023.01.16 (插畫/鄭涵文)
時時刻刻 阿提米絲升空──50年後,美國為什麼重啟「登月計畫」? 半世紀前美國曾以「阿波羅計畫」,送12位太空人踏上月球,現在「阿提米絲計畫」預計2025年又要再讓人類重返月球,並且為未來登陸「火星」準備。 國際 2022.11.30 (圖片來源/NASA;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時時刻刻 殖民月球的「嫦娥任務」:中、美較勁掀起新太空競賽 中國的月球探測計畫「嫦娥工程」已經在近年完成無人月球探測,並且取回月球土壤樣本,顛覆多項科學認知,也引起美國的關注、警戒與跟進。 國際 2022.11.30 (攝影/TPG/Getty Images;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時時刻刻 阿提米絲的承諾,為什麼指定「女性太空人」登月? 過去科學家認為,高大強壯的男性應比女性更適合太空,導致許多任務都只有男性太空人。但後來科學家發現,其實女性在太空可能比男性更具有生存優勢。 國際 2022.11.30 (圖片來源/freepik;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他們的故事 【航太科學家】敢夢的「火箭人」吳宗信:就是想讓台灣火箭上太空 能自行發射自製火箭的國家非常少,除了研發困難,還得處理突發狀況。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努力製作台灣火箭,即使一再碰上失敗,他都能愈挫愈勇。 職業前線 2022.11.30 吳宗信擔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致力於研發台灣自製火箭,讓台灣能夠自主載送衛星入軌。(攝影/林彥廷)
時時刻刻 飛向宇宙──3D圖解首支國產混合式導控火箭 HTTP-3A是全球首支具備「導航控制」功能的混合式火箭,它的成功發射,代表著台灣距離自己送衛星上太空的目標又更靠近一步。 科學 2022.11.30 (攝影/林彥廷;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真的假的 植物可以預警空汙和地震? 當空氣品質紫爆,或是地震發生時,中央氣象局會發出「國家級警報」到民眾的手機,但你知道嗎?植物也有類似的「預警」功效,可以偵測空汙與地震! 生活 2022.05.03 (插畫/一百隻熊)
真的假的 西瓜也要避孕? 夏天一到,就會想要吃冰涼的西瓜,而大家最愛的「無籽西瓜」,吃起來方便不必吐籽,但你知道嗎?無籽西瓜可是農民刻意幫西瓜「避孕」導致的結果呢! 生活 2022.05.02 (插畫/一百隻熊)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