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

時時刻刻 【人物篇】恐懼下看見希望,中國年輕人經歷的白紙革命 在中國參加社會運動可能會危及生人身安全,兩位參與白紙革命的中國年輕人與我們分享所見所聞,他們相信中國人不聽話的時代就將來臨。 國際 2023.01.19 (插畫/鄭涵文)
圖解新聞 6張圖卡,了解白紙革命的蝴蝶效應 中國怎麼會發生「白紙革命」?我們與兩岸關係專家一同整理6個新聞常見關鍵字,帶你理解這場革命的前因後果。 圖文故事 2023.01.16 (插畫/鄭涵文)
時時刻刻 一張白紙說了什麼?中國白紙革命掀開的人民信任危機 白紙革命凸顯了中國人民對於長期高壓封控感到強烈不滿,促成中國瞬間解封,專家認為,中國人民也許會開始想:「是不是能用更多抗爭來爭取更多利益?」 國際 2023.01.16 (插畫/鄭涵文)
時時刻刻 假封控、真維穩──中國如何以網格化監控做防疫? 新冠疫情爆發3年後,世界多數國家都是走上解封之路,只有中國在白紙革命前,仍堅持嚴格清零政策,這樣的思維有什麼目的? 國際 2023.01.16 (插畫/鄭涵文)
小讀者連線 小評論員林心樂/每個人都有對自由的嚮往和爭取的權利 一張被揉爛的白紙,代表什麼意思?國中三年級的林心樂同學透過新聞報導、社群貼文慢慢了解,原來這張白紙承載了中國人對自由的渴望。 小評論員 2023.01.16 (插畫/鄭涵文)
時時刻刻 Omicron疫情下的急診室,醫師說:20年來最恐怖! 今年4月下旬,Omicron傳播力強,台灣COVID-19疫情再起。一開始民眾只要身體不適、疑似感染,就全往急診衝。有醫師表示,急診室最高峰時期,平均每2分... 醫學 2022.07.22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圖解新聞 【圖解台灣急診室】急診變「擠診」?急診壅塞4大關鍵 你知道嗎?台灣醫學中心的急診室,不只在今年4月本土COVID-19疫情才人滿為患,其實一直以來,都被擠得水泄不通!急診為什麼變成「擠診」?其實有4個關鍵原因! 數據新聞 2022.07.22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圖解新聞 急診醫師換你當!你能扛住大量湧入的病人嗎? 急診室本就擠得水泄不通,疫情之下,又有大量病患湧入,讓急診室更加壅塞。《報導者》新聞遊戲《急診人生》模擬急診室會發生的各種情況,這次你來當急診醫師,你扛得住... 新聞遊戲 2022.07.22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他們的故事 【急診護理師】在疫情下蓋起「組合屋」的黃欣萍:勇敢、但也會流... 急診室有個靈魂人物俗稱「阿長」,也就是「護理長」,除了處理病患,還得指揮調度醫護人員與資源。讓部桃醫院急診室阿長黃欣萍告訴你,當急診室碰上疫情時,身為護理長... 職業前線 2022.07.22 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服務的黃欣萍,2019年11月從門診護理長轉任急診護理長,才沒隔幾個月,就碰上COVID-19疫情。(攝影/陳曉威)
文化看世界 看病別慌張,5本繪本帶孩子展開醫院大探索 生病看醫生時,我們因為對就醫過程所知甚少,所以非常害怕。這期「繪本看世界」用來自不同國家的5本繪本,帶你了解看醫生會發生的大小事。 繪本看世界 2022.07.22 (插畫/鄭涵文、吳政達)
時時刻刻 疫苗提醒聯絡簿──打COVID-19疫苗,我該擔心嗎? 5月開始,6至11歲兒童也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所以最近小學生都紛紛收到疫苗接種同意書,但到底要不要打疫苗呢?大家可以先一起了解疫苗的原理、打或不打... 醫學 2022.05.05 (插畫/鄭涵文)
時時刻刻 【Omicron病毒的故事】新冠病毒為什麼那麼會變? COVID-19病毒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變異病毒株?這個病毒真的特別會變嗎?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的王弘毅教授,詳細地解釋病毒是怎麼變的?一定是愈變異愈可怕嗎?人的... 醫學 2022.05.05 (插畫/黃禹禛)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