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惠君

楊惠君

總監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楊惠君

小讀者連線 【白紙革命連儂牆】台灣孩子為中國人民寫下的抗爭心聲 在社會被嚴格監視、言論被審查的中國,抗爭只能舉起一張白紙。台灣國中小學生隔海聲援,在白紙上寫下他們的支持和看法,為難以自由表達的中國人發聲。 行動參與 2023.01.16 (插畫/黃禹禛)
小讀者連線 桃園市新路國小/越南新住民媽媽如何融入台灣社會生活? 越南新住民來台生活,會碰上哪些問題?桃園市新路國小的學生採訪了越南新住民媽媽,更加了解越南人心聲,還為將要來台的新住民製作一份生活指南。 線上探究 2023.01.15 (插畫/黃禹禛)
小讀者連線 小評論員希.瑪巴諾/我的達悟族爸爸和憂鬱症媽媽 這位達悟族孩子這麼描繪父母:爸爸是原住民,很會捕魚,但菸、酒、檳榔都不碰;任何心事我都跟媽媽說,但她患有心理疾病多年,我想陪她渡過所有難關。 小評論員 2023.01.15 在希.瑪巴諾心中,他的爸爸、媽媽有著獨一無二的個性與專長,跟其他人的父母都不太一樣。於是他把父母畫成了兩隻可愛的「怪物」,而他在父母的養育下,也成為一個「綜合小怪物」。(插畫/希.瑪巴諾)
圖解新聞 大地震來了!你能順利逃生嗎? 地震求生不能只靠背SOP,重要的是臨場應變。如果在家裡碰上地震,你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嗎?一起來玩玩防災小遊戲,檢測並增強自己的逃生知識! 新聞遊戲 2023.01.07 (插畫/黃健毓)
校園寶可夢 蘇卡達象龜「妞妞」──新北市三重高中「重量級」生物課助教 我是「妞妞」,今年12歲,是一隻蘇卡達象龜。現在我住在新北市三重高中的動物實驗室,擔任顏端佑老師的生物課助教。 動物 2022.12.09 (攝影/王崴漢;設計/黃禹禛)
時時刻刻 阿提米絲升空──50年後,美國為什麼重啟「登月計畫」? 半世紀前美國曾以「阿波羅計畫」,送12位太空人踏上月球,現在「阿提米絲計畫」預計2025年又要再讓人類重返月球,並且為未來登陸「火星」準備。 國際 2022.11.30 (圖片來源/NASA;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時時刻刻 殖民月球的「嫦娥任務」:中、美較勁掀起新太空競賽 中國的月球探測計畫「嫦娥工程」已經在近年完成無人月球探測,並且取回月球土壤樣本,顛覆多項科學認知,也引起美國的關注、警戒與跟進。 國際 2022.11.30 (攝影/TPG/Getty Images;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時時刻刻 阿提米絲的承諾,為什麼指定「女性太空人」登月? 過去科學家認為,高大強壯的男性應比女性更適合太空,導致許多任務都只有男性太空人。但後來科學家發現,其實女性在太空可能比男性更具有生存優勢。 國際 2022.11.30 (圖片來源/freepik;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他們的故事 【航太科學家】敢夢的「火箭人」吳宗信:就是想讓台灣火箭上太空 能自行發射自製火箭的國家非常少,除了研發困難,還得處理突發狀況。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努力製作台灣火箭,即使一再碰上失敗,他都能愈挫愈勇。 職業前線 2022.11.30 吳宗信擔任國家太空中心主任,致力於研發台灣自製火箭,讓台灣能夠自主載送衛星入軌。(攝影/林彥廷)
時時刻刻 飛向宇宙──3D圖解首支國產混合式導控火箭 HTTP-3A是全球首支具備「導航控制」功能的混合式火箭,它的成功發射,代表著台灣距離自己送衛星上太空的目標又更靠近一步。 科學科技 2022.11.30 (攝影/林彥廷;畫面動態設計/黃世澤、余志偉、黃禹禛)
真的假的 台灣到外太空的距離,開車一小時就能到? 宇宙真的離我們很遠嗎?其實如果可以開車垂直往天上衝,不到1小時就可以到太空了!搭乘火箭的話,甚至只要幾分鐘,未來甚至人人都可以到太空旅遊! 科技 2022.11.30 (插畫/一百隻熊)
真的假的 外太空也有法律? 人在太空並不是「無法無天」唷!還是會受到法律約束行為。究竟太空法律管束什麼?在太空犯罪,由誰來執法呢? 法律 2022.11.30 (插畫/一百隻熊)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