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寶可夢

斯文型男守宮「阿屁」──新北市八里國中的療癒系校寵

大家好,我們是《少年報導者》的尋寶突擊隊,我們專門幫忙大家偵測校園裡的神奇「寶物」,讓潛伏在各個校園角落裡各式寶貝「現形」,由牠們現身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也透過和牠們朝夕相伴的同學、老師,帶領大家進入牠們的校園生活。

這次我們要帶大家前往新北市八里國中,一起來認識「阿屁」,這隻原生自沙漠的豹紋守宮,如何療癒師生的心?

(文字/陳麗婷;攝影/古佳立余志偉;設計/黃禹禛;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認識阿屁
(攝影/古佳立)

  • 姓名:阿屁
  • 物種:原產於印度及巴基斯坦等沙漠地區的豹紋守宮
  • 性別:男
  • 長度:20公分
  • 年齡:7歲
  • 特徵:尾巴和駱駝駝峰一樣用於儲存脂肪
  • 個性:溫馴、斯文
  • 喜好:同學們溫暖的雙手
  • 潛伏地:新北巿八里國中

我是「阿屁」,今年7歲,是一隻豹紋守宮。我的家鄉在沙漠地區,例如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沙漠都有我們的蹤影,別看我小小隻的,我的壽命其實可以到20多歲喔。

我會來到八里國中,是因為生物老師王俊凱在網路上看到前飼主無法繼續飼養我,所以,王俊凱老師在我不到1歲時領養我,而且我可是八里國中的元老級豹紋守宮之一,已經在這裡住了6、7年了,所以,在這裡的「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裡,有很多我的子子孫孫呢。

我的品系是「WY雪花」,大家看看我的底色是不是有些雪白透點粉紅,然後,皮膚上有一點一點淡淡的小斑點,長相屬於「斯文型男」。雖然年紀大了,但是,我依然很可愛,老師和學生們都喜歡我,尤其摸摸我的小下巴,我還會吐吐小舌頭,就是以這種呆萌的模樣迷倒大家。

喜歡放假時和同學回家,夜裡聽他們對我說心事

Visual Portfolio, Posts & Image Gallery for WordPress

剛來到這裡時,我身長大約只有6~7公分,隨著時間慢慢地長大不少。當我們身長逐漸拉長時,也會脫皮喔,尤其成長期大約一個月會脫一次皮。現在長大了,久久才會脫皮。「換上新裝」除了是長大的象徵,也是為了去除皮膚上的寄生蟲,以及換上全新的鱗片。

講到長大,就一定要提到我們是吃什麼長大的。我們主要以活體蟑螂為食物,尤其是櫻桃紅蟑最合胃口,因為皮薄比較好消化,其他像是麵包蟲也是不錯的食物。而如果在家庭裡飼養,家長不喜歡家裡養那麼多蟑螂或蟲,也可以用人工飼料。不過,因為我們還是保有在沙漠的獵捕習性,活體當然更能吸引我們注意。尤其當看到活體獵物時,我們會盯住獵物並定格觀察,精準確認獵物的方向後,我們的身體會微微往後,如同人類起跑時也要有的預備姿勢,看準獵物的動態、瞬間出擊捕食,這項技能至今都沒有退化喔!

雖然我還具有捕食的技能,但因為經過人類的飼養,我們已經算是「寵物」了。過去我們在沙漠屬於夜行性動物,因為沙漠氣候炎熱,沙子過燙,白天不太適合活動,但現在白天時人類也會餵食,或以手掌抱著我們互動、把玩,我們已經非常能適應白天的生活,不會因此生病。但寒暑假時,同學將我們帶回家飼養,到了晚上也會對著我們吐露心事或聊聊心裡話,因為夜行習性未變,我們也是很好的傾聽者。

在八里國中,我們很受寵愛。包括我在內,我們每隻豹紋守宮,都有一位可愛的守護者,除了學生,也有幾位老師喔,而且每個班級都會認養我們當作「班寵」。

要當我們的守護者也不容易,而且王俊凱老師為了養成學生的責任心,飼養我們的人每週都要簽到,如果連續3次沒有簽到,就不能繼續飼養。這也讓同學們了解,並不是認養動物後就不管,無論如何都要抽時間來看看我們,要認真和我們相處呀。

八里國中的豪宅,永遠保持最舒服的夏天

Visual Portfolio, Posts & Image Gallery for WordPress

大家有沒有看到我和我的夥伴,我們的尾巴都是胖胖的,這是因為過去為了在沙漠生存,我們的尾巴跟駱駝駝峰的功能一樣,都是用來儲存養分。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不管是抱或捧著我們玩,千萬記得不要抓尾巴,因為一不小心,可是會斷尾的喔。

為什麼愈來愈多人喜歡飼養我們?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非常好照顧,需要的空間不大。一般來說,同學們大約一週頂多1~2次來幫我們更換鋪墊在底下的衛生紙,以及清理排泄物,再換換乾淨的水,還有餵我們吃蟑螂,非常省事。而且我們也不太需要陪伴,只要讓我們住在大概A4紙張大小、高約10公分的塑膠盒,裡面最好放上一個像洞穴的蓋子讓我們躲藏,這樣就是完美的生活環境了。

講到這裡,跟大家介紹我現在居住的八里國中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這裡面有一棟高達16層的房屋,就是王俊凱老師及學生們幫我們建立的「豪宅」,我和子孫們,以及其他的夥伴都住在這棟具有溫控措施的住宅裡。生長於沙漠的我們不怕熱,但冬天來臨時,老師和學生們會將溫度控制在30℃左右,讓我們過一個溫暖的冬天。另外,學生們溫暖的雙手,也是很適合的溫度,所以,我們真的很喜歡大家來抱抱我們。

當然,這樣的豪宅也不是剛開始就有,而是經過老師與學生們一次又一次的設計,從低矮的隔板、溫度需要人工調整,到現在因為我們數量愈來愈多、認養的學生也變多,高樓也就慢慢形成了,還是自動溫控呢!真的非常感謝老師及學生的用心與熱心,讓我們有很舒適的生活環境。

很多人認為,飼養我們會不會造成原有自然環境的問題,在這裡也告訴大家,即使我或夥伴因為頑皮而「逃家」,也不會造成環境問題喔!我們很容易因為不適應氣候及環境,就很快地死亡,再加上目前在台灣看到的豹紋守宮小夥伴都是人為飼養,也被人類馴養得很溫和囉,屬於和人類互動性很高的爬蟲類。

雖然我們不會說話,但也給了師生們滿滿的溫暖,我們一直是大家心中很重要的寄託喔。

王俊凱老師的生物課

同學們上課囉!老師先來自我介紹,我是八里國中的生物老師王俊凱,畢業於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因為從小就很喜歡各種生物,家裡養了各式各樣的昆蟲,也一直希望研究更多生物,並有機會推廣環境生態保護。

9年前初來到八里國中時,因為學校四周環境很接近大自然,學校剛好要成立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因此便由我來負責規劃。更湊巧的是,當時我剛結婚,太太說:「不是我走,就是動物走!」雖然是玩笑話,但能以活教材教學生認識生物,又能解決家裡的問題,一舉兩得。因此,我把原本養在家的豹紋守宮等生物搬至學校,並成立了生物研究社,讓學生們感受生物課不只是書本裡的知識,也能更親近生物。

(攝影/古佳立)

飼養豹紋守宮能夠教會學生們具有責任感,因為如果沒有將飼養的盒子收好,或是幫他們換水、準備飼料,一不注意,豹紋守宮很可能就會「落跑」,他們爬著爬著就不見了。之前曾發生上課鐘響時,學生隨意一放,未將盒子放妥,導致豹紋守宮出逃,後經打掃學生發現時,卻已經死亡,研判可能遭到野貓的攻擊。

我跟同學說,養了牠就要關好,不然牠可能會因此而失去生命。後來我請學生挑選學校周圍清幽的環境,將牠埋葬並好好地告別。當下學生雖難過的哭泣,但卻是很好的學習。

另外,從豹紋守宮的「繁殖」學習到性狀遺傳,學生們也可以了解許多超出課本的知識。因為豹紋守宮的可親近性,以及身上因遺傳而產生的不同花紋,能讓學生從牠們身上了解遺傳學的最基本概念,所以,牠們可說是教學的小小助教。

許多學生從七年級開始認養,而當九年級準備離校時,也不用擔心,我會尊重學生意願,要帶回家飼養或開放學弟妹繼續認養。當然,要帶回家飼養時,一定要考量家人是否願意,這也讓學生們學會如何與家長溝通協調。

管理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遇到的最大困難,發生在疫情最嚴重的期間。原本寒暑假,學生會帶著認養的動物回家,或安排志工輪流到校照顧,但過去3年因為新冠疫情,學生無法出門買飼料,也不能到學校,最後決定所有動物留校,由我親自照顧,光是豹紋守宮就有70~80隻,平均一隻花5分鐘換水、清排泄物、餵食,大約得花上400分鐘。

儘管很辛苦,但帶著學生認識生物卻很有意義。「核心素養」是我想傳達的想法,也就是不只強調學科知識與技能,應讓學習與生活結合,透過實際的行動,培養學習者全人發展。對我來說,核心素養不僅止於此,孩子對大自然有股天生、神聖的喜愛,但這愛容易被熄滅,如果父母與老師帶孩子接近大自然,這愛將持續燃燒,並使他們的一生,因熱愛大自然,過得更豐富、有趣及有意義。

同學們的心情告白

Visual Portfolio, Posts & Image Gallery for WordPress

Q:同學們為何想認養豹紋守宮?

七年級陳祈叡:牠很可愛,想要每天見到牠!

八年級陳郁璇:牠很好照顧,雖然牠很獨立,但也能和我們互動。

Q:大家喜歡來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嗎?為什麼?

八年級林沛誼:我大約每週來2~3次,我常常中午快速吃完飯,趕緊過來,因為看到牠覺得很療癒。

七年級林芷嫻:我很怕牠餓死,而且很常餵,但感覺牠還是很瘦,所以要常常來餵,我也把牠當成好朋友。

Q:大家覺得近距離接觸小動物的感想是什麼?

八年級楊皓云:牠是我家的寶貝,而且是一個生命,要好好照顧。

八年級林沛誼:照顧牠讓我很有成就感,尤其我認養的豹紋守宮原本不太會瞄準獵物,嘴巴打開想吃,卻會撞到獵物,15分鐘才成功餵一隻蟲子,因此,身體也很瘦。也許是天生的問題,但我會想辦法慢慢訓練牠,例如讓牠碰到蟲子,再把蟲子往後拉,產生一段距離,讓牠往前找,現在拿著蟲子,牠已經能立即瞄準獵捕了。

八年級汪慧雯:牠是夜行性動物,寒暑假帶回家時,晚上我會跟牠聊心事,課業或朋友相處等大小事都聊,感覺牠的眼神就能回答我的問題,是很好的傾聽者。

Q:畢業後,大家會想將豹紋守宮帶回家飼養嗎?

八年級林沛誼:我會帶回家飼養,即使養20多年也沒關係。

八年級汪慧雯:我會帶回家養,即使爸媽不同意,雖然媽媽總開玩笑說要把牠拿去烤,但我會將牠的生活環境處理乾淨,所以基本上父母算是淡定接受。

Q:同學們怎麼看動物死掉?

八年級陳郁璇:小時候養過小狗,因為我當時年紀很小,還沒有很深的感受。而現在養豹紋守宮,常利用課餘來照顧牠,抱在手掌上摸摸牠,如果有天牠生病死掉,我會很難過,尤其如果因為我沒照顧好,讓牠跑不見,我會更加自責,因此,會時時提醒自己要好好照顧牠。

八年級汪慧雯:我會把牠埋在家裡的盆栽中,或是埋在阿公家的土地上。

校園動物寶貝徵集中!

《少年報導者》的「尋寶突擊隊」正在台灣各地踏查,希望可以帶大家認識各大校園的動物,以及動物和師生之間的故事。如果你的校園裡也有「寶貝」,請寫信給報導仔,他會通報團隊出任務尋寶!

 

【讀報】本篇文章有讀報功能,中文讀報由藍婉甄錄製。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陳麗婷 踏入媒體圈10多年,採訪帶著我看見不同人的人生百態。 了解更多 古佳立 畢業於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以攝影工作維生、拍照為生活方式。期許自己能對一切更有感知,並擁有轉化成影像的能力! 了解更多 余志偉 與攝影一同死去,在影像中追尋人生、體察社會,浮游於知識的汪洋。 了解更多 黃禹禛 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了解更多 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了解更多 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了解更多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你的參與,
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歡迎投稿

發布留言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