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市日新國小/「涼」涼寶「被」──涼被真的涼嗎?
「線上探究」系列文章為「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的優秀作品,參賽者皆為國小、國中同學。同學們會組隊尋找自己關心的議題,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透過探索數位資料,一步一步形成問題,接著找到對應的資訊,據此形塑觀點和結論。
《少年報導者》鼓勵同學們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展開提問,在探索議題的過程中,漸漸認識自己身處的世界。本篇文章來自台北市日新國小,同學們好奇,在炎熱的夏天,市售的「涼被」真的有助於減緩酷暑的不適嗎?以下是同學們探討議題的經過與想法。
(文字/台北市日新國小四年級學生魏希如、劉奕彣、陳柏涵、許洧齊;指導老師/台北市日新國小老師黃慧婷;設計/王家琛、黃禹禛;核稿/楊惠君;審閱/林玫伶;責任編輯/陳韻如)
地球暖化愈來愈嚴重,夏天變得愈來愈熱,但是開冷氣會排放很多二氧化碳,只會讓地球更熱。為了減緩地球面臨的危機,我們想到了透過涼被,來增加身體的涼感。在討論過程中,還有下面的問題一一浮現:
- 涼被怎麼讓人感覺涼爽?
- 涼被的材質都一樣嗎?
- 材質會影響涼度嗎?
- 厚薄、光滑與否,對涼感度的影響是什麼?
- 涼被上添加其他物質嗎?
- 涼被價格大概多少?
- 一般人買涼被會考慮到什麼?
在確認涼被會涼的情況下,我們希望研究完以後可以讓消費者知道怎麼挑選涼被,以及利用涼被降溫的方法。
我們好奇:涼被為什麼會涼?
炎炎夏日,家家戶戶常常需要開冷氣抵抗酷暑,在冷氣房裡有一條涼爽的被子,可以幫助身體降溫,間接避免冷氣溫度過低,增加耗電量。市售的涼被眾多,材質各不相同,我們透過了解它們的製程、材質、檢測涼感係數,知道涼被之所以會涼爽的原因,並建議消費者選擇及保存涼被的方法。
我們起先設定涼被代表著本身會涼的被子,後來想到,涼被是否也可能是冷氣房裡蓋的被子,因此我們決定先幫這次研究的涼被做定義,接下來再依序研究涼被是怎麼製作的,它的材質選用、添加物或是縫製方式,是不是有什麼特殊性才讓它具有涼感度。另外也研究了涼感度是怎麼測出來的,並查詢了市售涼被的品牌與價格,找出它們的價格區間,以及是否檢附相關的涼感度證明。

涼被是怎麼做的?
涼被的製作過程分為手工和機械製作。手工製作會先梳棉,再把棉花和表布縫起來,最後用手工車縫收邊就完成了!而機械式則是一樣先梳棉,只是用的是機器,接著用揉棉機揉製成型,最後再用電腦絎縫機絎縫完成!
涼被就是吸收了人體的熱後,再快速散熱出去的被子,會讓人覺得涼快一下,而涼被之所以可以散熱是因為它的縫隙比較大。
我們還發現涼被其實還會加入許多的「礦物質」,例如雲母,以及玉石粉。製作過程中,礦石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添加在原料紗中,再抽紗織成布,涼爽成分不太會因為洗滌而脫落。玉石粉是「遇冷則冷,遇熱更熱」,所以無法在沒有開冷氣的房間使用。而雲母的絕緣以及熱傳導能力良好,能夠放出熱量,幫助身體降溫。
涼感度知多少
涼感度的標準是Q-Max數值,也稱「瞬間接觸感溫標準」,它可以讓我們知道涼被讓人感到涼爽的效果。
Q-Max檢測方法是把布料放在攝氏25度的實驗金屬平台上,上方放一個加熱至攝氏35度的金屬塊,垂直接觸樣布,透過儀器感測出瞬間最大熱量流失值,測出的數值就是Q-Max。

不同的材質做成的涼被有不同的涼感效果,通常天然纖維散熱效果和透氣性比較好一點,但是它們的瞬間涼感不太好,相反的,人造的纖維,散熱效果和透氣性比較不好,但瞬間涼感非常的好。
天然和化學纖維的涼被材質,價格區間落在1,000~2,500元之間。不過因為廠牌、紡織方式、混合材料等不同,價格差異滿大的。
針織物台灣訂出的標準是Q-Max大於或等於0.13,梭織物是Q-Max大於或等於0.17,但是這個標準僅適用於織品。如果Q-Max數值比較大,那就代表這個物品涼感效果好。
如何聰明用涼被?
涼被搭配涼感墊使用時會更涼,但涼感墊必須接觸空氣,否則無法產生效果。
如果不常開冷氣,要選擇透氣佳的純棉和天絲,才不會感到悶熱。保存時,不要把涼被放在潮濕的地方,否則會發霉、變質。清洗時,要留意不能多次清洗涼被,以免造成褪色或是失去效果。保存方面,則不能使用真空壓縮袋,以免變形。
結論與發現:正確使用涼被,為夏天帶來陣陣清涼
首先涼被能引導散熱,不是自體產生源源不絕的涼感,而是因為會在製作過程,添加雲母或玉石粉降溫。雲母或玉石粉加愈多愈涼,不過,會不好縫製,所以添加量有限。
其次涼感的效果有一個檢驗標準,叫做Q-Max,Q-Max數值愈大愈有涼感,建議數值大於0.13。涼被可搭配吸水和排汗的親水性材質,汗水蒸發後體溫降低,涼感度增加,但涼感度高的材質價格也比較貴,不過也不能排除品牌的關係。
消費者要選擇適合的材質,才不會感到悶熱,此外,使用及保存方法會影響涼感度,所以消費者要聰明地使用涼被,確保涼感度。
未來我們還想要再延伸研究其他產品,例如「冰鋒衣」是否也像涼被一樣,透過散熱產生涼感呢?我們想研究市面上愈來愈多因應炎熱夏季生產的織物產品,了解它們如何幫助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同時響應推廣這些產品,減緩地球環境的惡化速度。
(本文為「2022年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國小A組優等獎,可至閱讀基金會網站,閱讀完整探究歷程及青春研值)
「柯華葳線上數位閱讀專題探究競賽」為「財團法人台灣閱讀文化基金會」主辦,由致力於台灣閱讀教育領域、已故柯華葳教授推動,《少年報導者》於2022年參與合作。我們希望讓孩子透過資訊探查,了解社會嚴肅事件的脈絡,並提升數位閱讀素養,也刺激老師的知能與創新教學。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至「數位讀寫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