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急診醫師吳昌騰的兒童用藥安全關鍵字:吃到管制藥品怎麼辦?抗生素、退燒藥怎麼吃才正確?

曾經喧騰一時的新北市板橋幼兒園餵藥案在檢警調查後,因無確實證據以不起訴結案,但是各種兒童用藥危機與意外,卻是每天在各大醫院的急診室發生。《少年報導者》Podcast「新聞關鍵字」單元,這集邀請到25年急診資歷、有「兒童急診界百科全書」之稱的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擔任客座總編輯,帶你從5個關鍵字破解兒童用藥的潛藏危機。

(文字/編輯部


根據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的統計,從2011年到2015年之間,18歲以下兒童在家裡誤食藥物的案件總共近250件,平均每年就有50件因為不同型態的誤食事件送來急診室,算一算幾乎是每7天就會有一件,其實這個數量也是不少喔。今天就讓我用5個新聞關鍵字帶大家認識兒童用藥安全這個重要的議題。

在曾經喧騰一時的新北市板橋幼兒園餵藥新聞事件中,大家可能一直聽到「巴比妥」這個藥物的名稱,為什麼這個藥物會受到這麼大的關注?其實,所謂「巴比妥」並不是單一藥品的名稱,我們在臨床上有一個總稱為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這類藥品涵蓋三級和四級管制藥的成分,由於巴比妥藥物的副作用大,而且有濫用的風險,所以目前臨床上只用在治療癲癇和麻醉誘導等用途。

#管制藥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款紅色的膠囊外觀,俗稱為「紅中」;還有另一款的膠囊是青色的,我們稱為「青發」,這兩款都是巴比妥類藥物,也是早期濫用盛行的藥物,都是屬於三級的管制藥物,這次餵藥新聞事件上提到的毒品巴比妥通常是指這兩種藥物。

一開始傳出在幼兒園學童身上檢驗出疑似「苯巴比妥」這樣的成分,也是巴比妥類藥物的一種,為一種四級管制藥品,目前臨床主要在治療某些癲癇的小朋友。因為其毒性相較其他巴比妥藥物較低,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仍有少數醫生會開立複方製劑,少數的止咳藥或少數的腸胃藥裡面可能有這個成分在,由於現在醫療進步,很多替代的藥品,這類藥品目前已很少被使用,就像我當兒科醫師這麼多年來我就很少會開這類藥物。

我們常常提到所謂的「管制藥品」,意思是指成癮性麻醉藥品、影響精神藥品以及有加強管理必要之藥品,而且這些管制藥品僅限醫藥及科學上使用。依照我們國家的管制藥品規定,會依藥物的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區分成四級管理。第一級、大部分的第二級及少部分的第三級是麻醉性止痛藥品,如嗎啡(Morphine);大部分的第三級及第四級管制藥品為鎮靜安眠藥,臨床上常見如氟硝西泮(俗稱FM2)、佐沛眠(Zolpidem)。

其中一到三級的管制藥品,醫師須另外開立管制藥品專用處方箋,病人須出示身分證明並在處方箋上簽名,才能領藥,目的是防止他人冒名代領。也就是說管理更嚴格,取得更為困難。由於管制藥品具有成癮性及濫用性,所以在使用與管理上比一般常用藥品嚴謹,如果在非法情況下不正當使用,不僅會對健康造成傷害,還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我在這邊也要提醒大家,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另外,報導高雄有3個兒科診所被查出疑似使用苯巴比妥的藥物來治療腸絞痛,這個情況是屬於適應症外使用(OFF LABLE USE),這是有醫療爭議的,我們一般來說,如果我們必須使用醫療適應症外的情況,是需要有正當的理由及合理的使用,並且要充分告知病人,取得他的同意才可以使用,以避免發生醫療爭議。我們在臨床上,有一個藥物叫做秋水仙素(colchicine),有時候也會有所謂的適應症外使用,因為它除了可以治療痛風外,也會用來治療急性心包膜炎或是一些血管炎,這就是合理的使用。

藥物中毒

前面有提到醫院的調查數字,林口長庚醫院急診室幾乎每7天就有一件誤食藥物的案例,因此,第二個關鍵字想跟大家談的是藥物中毒。

誤食藥物的病童年齡層中,臨床上最常出現五歲以下幼兒,誤食型態包括小孩自己的誤食,或是大人的藥物不當使用。例如說:家裡的藥物亂放,小孩就可能隨手可以拿到而誤食。我在急診室就曾看過小孩拿自己的氣喘的保養用藥「欣流」當糖果吃,一次吃掉一個月的份量,我看到時也嚇了一跳。兒科急診也很常見到小孩吃到爺爺奶奶等長輩的精神科用藥或是安眠藥,這都是家長要特別注意的。

另外,也可能是大人看錯劑量餵錯藥。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個案例:明明藥袋上寫的是一天喝3次,每次0.5cc的止吐藥水,但是照顧的老人家看成一次喝5cc,等於餵了超過10倍劑量,家長一發現就立即送急診,這是相當驚人的。

學齡前的幼兒多數出現的是被動誤食藥物,但是在青少年階段,比較高的比例則是出現因為情緒困擾、心情低落,自己主動服用過多藥物的情形,這種誤食藥物的情況,急診的處置就非常的重要。我在這邊提醒大家,並不是每一種藥物誤食或藥物過量都一定會導致藥物中毒, 另外,每種藥物發生在你我身上,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都不太一樣。所以,在急診室看到這樣的案例,我都會先查清楚這個藥物有沒有致死劑量,如果有的話就會特別小心。

第二個,送來的時間很重要,如果誤食藥物在三十分鐘或一個小時之內,加上這個藥物可以洗胃的話,我就會立刻幫病人洗胃。但是,如果已經過了一小時,但是在四個小時之內,我會幫病人餵食活性碳,活性碳的目的主要是讓它跟藥物結合,可以減少腸黏膜的吸收,降低人體吸收藥物的時間跟劑量,這是很重要的喔。

這邊也特別提一下常見的藥物中毒的種類,最常看到的是普拿疼的中毒。我曾經在急診看過一個小女生跟男朋友吵架,吵完架之後因為心情不好,小女生回到家之後一次吃了110顆的普拿疼,普拿疼我們常用的劑量成分中含有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大概500毫克。

提醒一下,我們吃普拿疼不應該過量喔,吃普拿疼來解熱陣痛的時候,如果以500毫克劑量來說的話,一次大概只能吃一顆,如果想吃第二顆的話,一般建議是至少要相隔四個小時之後,但是臨床上常常看到的病人或是爸爸媽媽發現吃了之後沒有改善,馬上就吃第二顆,這樣就很容易造成藥物的不良反應。

一般來說,普拿疼的中毒劑量,成人大概是7公克,就是說你一天吃14顆的話,你就有可能普拿疼中毒。那普拿疼中毒的嚴重性是跟吃幾顆是相關的,吃的越多顆,嚴重是會致命的,所以要特別提醒大家注意。除了普拿疼以外,我們常常也遇到吃抗癲癇藥物,還有吃安眠鎮定藥而中毒的,所以這幾個藥物是我們在臨床上常常看到的藥物中毒。

毒寶寶

第三個關鍵字是關於毒品濫用,臨床上經常看到父母或保母吸食毒品而影響小孩的例子,而有所謂「毒寶寶」的情況,有些大人自己吸毒,同時也會在有意無意之間讓小孩子吸毒,或是餵食小孩子管制類的藥品,這樣的行為事實上都已經觸犯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53條,已經是兒虐的行為。

我曾經在在臨床上遇過一個很特別的案例,一個年輕小媽媽,因為她在KTV有吸笑氣的習慣,有一天這個小媽媽的小孩子被她的阿嬤帶來兒科急診室,阿嬤說小孩子食慾不振、兩眼無神,後來一問才發現,原來這個年輕的小媽媽是一邊吸笑氣,一邊餵母奶,我聽到的時候也嚇了一跳。你們要知道,吸笑氣當然它可能可以帶來一些心快感,也會讓你發笑,因為它沒有被列管為毒品,但是它對健康的危害卻不亞於毒品的危害。

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一般吸食笑氣一段時間之後,第一個會造成貧血,第二個會造成維他命B12的缺乏,第三個甚至會形成神經學的後遺症,也就是所謂的脊髓神經退化受損等副作用。後來,也因為這個案例的後續研究促成了政府立法,在民國109年環保署將笑氣公告為第一個列管關注的化學物質,並跨部會與經濟部、衛福部及警政機關等聯手管制,除要求製造、輸入、販賣、使用及貯存業者應取得核可、申報運作資料外,同時禁止於網購平臺交易,這也算是功德一件。

用藥迷思

第四個關鍵字用藥迷思。這部分真的非常重要,也和保護你們的健康非常有關係,一定要仔細聽下去,這邊特別強調退燒藥和抗生素的使用迷思。

退燒藥我相信大家常常使用,特別是高燒不退的時候,照顧者一定會非常的著急,以前老人家會說:發燒太久會把腦子燒壞。這其實不是正確的醫學觀念。發燒只是疾病的一個表現,它不會致命,除非合併腦炎或腦膜炎才會有影響,所以發燒時不需要過度焦慮,也不要過度退燒,其實讓他維持正在跟這個病毒對抗(fighting)的一個狀態就可以。而退燒藥的使用主要是讓病人舒服,就好像你今天頭痛很嚴重,這個頭痛或是高燒已經影響到你日常生活及睡眠、食慾的時候,可以藉由一些藥物來輔助減緩症狀。

有些家長會問:輕微發燒是不是可以採用所謂的自然療法?我的建議是,對於發燒可以適度的退燒,不需要太積極的使用退燒藥,因為過度使用退燒藥是會影響孩子對抗細菌跟病毒的能力。有些家長特別緊張,急診室常常看到家長因為孩子發燒沒有退,一天送來急診總共五趟,焦急的家長甚至會問:可不可以同時使用兩種退燒藥給小孩子吃呢?我一般都不太建議。我個人建議,如果小朋友本身有一些潛在疾病的話,最好按部就班的使用退燒藥,如果小朋友吃得好、睡得好,精神還好的話,適度的退燒就可以了,不要太注意這個溫度的變化。

接著,我們來談所謂抗生素的使用,在急診常常家長會問我:小孩子感冒這麼嚴重,醫師能不能開一些消炎抗生素給我的小孩子吃?我常常都會跟家長說,其實我們常講的感冒,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單獨的病毒感染,事實上不會太嚴重,吃抗生素是沒有用的,可能還會有風險;因為你吃了這個抗生素,有可能把腸內本來是非致病的細菌改變成致病性的細菌,甚至變成一個抗藥性的細菌。

但是呢,有些情況當然是需要吃抗生素。我常舉一個例子,小朋友如果流鼻涕,這個流鼻涕的時間持續比較久,五天、七天甚至到十天左右,再加上這個鼻涕變成黃綠色的時候;加上小朋友還合併所謂的發燒,甚至頭痛,那他有可能會併發所謂的鼻竇炎,這時候醫師就有可能經過適當的評估或診斷,開立抗生素給小孩子吃,這是就必須要的。一旦開立抗生素之後,因為這是一個療程,所以必須要把這個療程給治療完,一般抗生素治療有些是需要五天,甚至有些七天到十四天,要請家長配合醫師的建議 來服用抗生素,切記絕對不要自己擅自停藥或擅自改劑量,這是很重要的。

安全用藥

最後要講一個關鍵字,就是所謂的安全用藥,相信前面的關鍵字中,大家都已經學習到很多安全用藥的觀念,最後我再特別提出幾個提醒。第一,家中的藥物請務必要收納好。第二,請不要吃過期的藥物,很多家長習慣把沒吃完的藥品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或是認為藥物才剛開過丟掉太可惜,這都不是正確的觀念。第三,吃藥不要配牛奶或葡萄柚一起服用,因為有時候會有一些交互作用是我們不知道的,需要特別留意。最後一個提醒,也是最重要的,請不要自己當醫師,自己給小孩子開藥或自己去拿藥,在我們急診室也常常發現,許多家長會自行去藥局買藥,有時候買到成人用藥當作小孩的藥來吃,這都是相當危險的。

另外,在這邊也提醒家長,如果您對用藥還是非常的擔心的話,甚至說你的小朋友在家裡有出現 情緒不穩、暴怒,甚至睡眠不好,抽筋的情況,這時候也不要太擔心,我會建議,趕快帶來醫院給兒科醫師看看是不是有其他相關的問題,這在我們急診室常常看到,也不見得完全是跟小孩子的用藥有相關。也可以把小孩平常使用的藥物帶來給醫生看,讓醫生來診斷,就可以得到比較明確的答案。

訂閱《誰來讀新聞》

感謝你的收聽!邀請你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少年報導者的Podcast《誰來讀新聞》,及早接收更新通知,最新一集上線就會通知你唷!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編輯部 《少年報導者》是由非營利媒體《報導者》針對兒少打造的深度新聞報導品牌,與兒童和少年一起理解世界,參與未來。 了解更多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你的參與,
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歡迎投稿

發布留言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