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

收不到地震警報可能是「好消息」?

台灣地震發生頻繁,每年921國家防災日,政府進行「地震與海嘯全國防災演練」, 交通部會在9點21分發送「國家級警報」訊息到民眾手機,不僅練習與測試國家級警報的效率,也提醒民眾勿失去防災的警覺心。

「國家級警報」是怎麼運作的? 每次地震時,總有網友爭相討論有無收到 ,沒收到的人常自嘲是「國家級邊緣人」,事實上,有時候沒消息就是「好消息」!

(文字/林慧貞;設計/藍酪;核稿/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2015年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置完成「細胞廣播服務」(CBS),氣象署接收到地震資訊後,透過國家災防中心設定的警報閘道器軟體,15秒內就能傳到每個人的手機,也就是現在大家收到的「國家級警報」。

震度4級以上,才會收到國家級警報

CBS設定目的是提供「需要的人」黃金逃難時間。以地震為例,國家級警報「地震速報」的發送原則是「當偵測地震規模5.0以上,針對縣市政府所在地預估震度達4級以上的縣市民眾」。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地方震度只有2、3級,正常來說不會造成嚴重災害,所以不會收到簡訊。

CBS又分成「國家級警報」、「緊急警報」、「警訊通知」及「測試用訊息」4大類,被列為最高等級「國家級警報」屬於重大災害,例如地震、海嘯、核災、空襲,系統會強制手機接收訊息,其他等級的警報可自己設定拒絕接收。

CBS可設定發送範圍,例如2019年7月全國都收到的台南開山里登革熱警報,就是設定出了問題,發送警報的範圍原先是開山里為圓心的386公尺,卻誤輸入成386公里,演變成人人都是開山里民的坊間笑談。

為什麼收不到警報?可檢查這幾點

但如果你是在影響範圍內,卻沒收到簡訊,就要看看自己的手機型號了。

2016年3月1日後出廠的3G和4G手機,都會內建警報接收功能,在這之前出廠的手機可以更新軟體以取得警報。不過如果警報發送時你正在講電話、開飛航模式、自己設定警報關閉,警報可能會延遲或收不到。

為什麼我曾在震後才收到「地震報告」?

你有注意過嗎?過去有些地震在發生5分鐘後,手機才收到訊息。事實上,這是地震後的「報告」,和地震前發布的「速報」不同!

國家災防中心曾發過這類地震「報告」,完整的地震「報告」是收集所有測站紀錄,經由專家審視,定出確切的震央、各地震度,大約能在5分鐘內完成,原本是希望給民眾完整的地震資訊。

然而,由於許多民眾誤以為地震「報告」是一種預警,和地震「速報」搞混了。加上現在許多民眾會從App、氣象署官網、Facebook臉書粉絲專頁獲取地震「報告」,氣象署為了避免造成民眾混淆,2018年5月15日停止發布地震「報告」,只留下地震「速報」,不會再發生地震過了5分鐘後才收到簡訊的問題。

(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讀報】本篇文章有讀報功能,中文讀報由邱紹雯錄製。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林慧貞 喜歡爬山、觀察動植物,以及生存在地球上的人們,剛好也喜歡聽故事、寫故事,嘗試以文字傳遞這片土地的聲音。 了解更多 藍酪 喜歡用插畫說故事的插畫家。 了解更多 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了解更多 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了解更多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你的參與,
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歡迎投稿

發布留言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