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齋戒月

經期婦女、軍人與運動員的齋戒「多重宇宙」

一年一度的穆斯林千年傳統「齋戒月」(Ramadan)中,穆斯林必須在白天禁食,時間長達一個月。但依據伊斯蘭教法(Sharia),身體虛弱或有特殊需求者則不須進行齋戒,例如老人、病患、青春期前兒童、孕婦、經期中的女性與哺乳期間的婦女等,外出旅行的人也可視情況選擇是否禁食;另外還有一些「特殊職業」可能會在齋戒中遇到困難,例如軍人、運動員以及飛行員等,從事這些職業的穆斯林可以視自身條件以及工作需求調整,因故無法齋戒的人,除了可以選擇「擇日補齋」,也可以選擇以捐獻或讀《古蘭經》代替。

雖然教法規定特殊族群不須齋戒,但許多虔誠的穆斯林依然希望把握一年一度淨化身心、接近真主的機會,也因此各自發展出應變之道。

(文字/王琳茱;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核稿/張鎮宏楊惠君;審閱/包修平;責任編輯/梁燕樵陳韻如


婦女齋戒,得先破除月經汙名化問題

依照伊斯蘭教法,在月經經期中的穆斯林女性因為身體較為虛弱,因此與老人、病患、青春期前兒童、孕婦等族群一樣不須齋戒。伊斯蘭教義當中並沒有直接指出月經不潔,而是將經期中婦女視為身體虛弱的病患,因此不須齋戒或是可以擇日補齋。

但社會無形中對月經避諱的保守文化,卻讓穆斯林女性在齋戒月面臨難以啟齒的困境。許多穆斯林女性提到,自己在男性家人面前往往不敢表明自己因為正在經期中不須齋戒,只能在家人看不見的時候偷偷倉促進食。據《BBC》報導,有些穆斯林女性意外被家中男性手足發現在吃東西時,因為忌諱提到月經,只好說自己「受食物誘惑」,而不是告知自己正在經期中。另外也有些人選擇強忍著經痛或虛弱的身體,硬著頭皮跟著親友一起齋戒。

不過,近年來全球興起一波打破「月經汙名」的風潮,許多國家的女性都透過社群媒體、倡議、工作坊等方式,破除傳統社會長久以來「月經等同於汙穢」的迷思,伊斯蘭世界也不例外。2016年時,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信仰的土耳其,因為對月經的偏見引發爭議,當時土耳其語言協會(Türk Dil Kurumu, TDK)在解釋「骯髒」(kirli)一詞時,將「經期中的婦女」列為其中一項解釋,土耳其女性紛紛發聲抗議,許多人也因此投身倡議運動,到各鄉村小鎮傳授正確的月經知識,以行動對抗社會對月經的汙名。

穆斯林婦女齋戒時對月經難以啟齒的困境漸漸改善中,有愈來愈多年輕女性勇於利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在齋戒月時的月經體驗,或是討論如何與家人溝通自己的身體狀況,許多人提到家人大多理解並展現關懷態度,鼓舞了其他不敢對家人開口的穆斯林女性。

社會中對月經避諱的保守文化,讓穆斯林女性有時會面臨難以啟齒的困境。圖為齋戒月期間,埃及開羅一名穆斯林女性在清真寺進行晚間祈禱。(攝影/REUTERS/Hadeer Mahmoud)

軍隊齋戒,交戰國家也會暫時停火

根據伊斯蘭教法,軍人因為工作上的體能要求而不須齋戒,不過多數虔誠的軍人依然會選擇在每年最重要的齋戒月與其他穆斯林一起進行齋戒,當然這些軍人比起一般民眾會遇到更多挑戰。

首先,禁食可能會讓人感到虛弱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因此軍人在軍事訓練過程中將會面臨挫折,不過許多穆斯林國家的軍隊也會在齋戒月時調整訓練時間,減少高溫下的高強度訓練,並且配合士兵的禮拜時間。齋戒月期間的穆斯林軍人同時也可能面臨心靈層面的挑戰,傳統上齋戒月跟農曆春節與耶誕節很像,是個親友團聚的時節,此時若服役中的軍人無法跟家人相聚,心理上可能面臨較大負擔,不過像是沙烏地阿拉伯等穆斯林國家也會在軍隊中安排開齋,讓士兵依然可以與同袍享受齋戒月的聚餐習俗。

隨著人口遷徙愈發頻繁,許多非穆斯林國家的軍隊中也出現穆斯林軍人,他們在齋戒月時同樣面臨禁食帶來的體能挑戰,也必須更努力溝通以確保自己能夠依照時程禮拜與禁食,他們也會盡量讓自己能夠在開齋節時安排休假,以前往清真寺參與開齋慶祝活動。也有在英國美國服役的穆斯林軍人表示,自己因為與上級和同袍溝通自己的齋戒需求,獲得向非穆斯林介紹自己宗教信仰的寶貴機會。

由於齋戒月忌諱憤怒情緒與戰亂殺伐, 衝突中的穆斯林國家傳統上也可能因為考量齋戒月的習俗而避開齋戒月用兵。在阿富汗戰爭、葉門戰爭與敘利亞內戰等現代戰事中,也多會在「開齋節」期間短暫停火、全面放行人道救援運補,至少讓戰火下的平民能夠收到「開齋節祝福」(Eid Mubarak),平安過年。

大型運動賽事,提供特別餐飲服務齋戒選手

另一個因為高度體能要求而面臨齋戒困難的職業就是運動員,齋戒期間不吃不喝不僅影響運動員體能表現,也會影響運動後體能恢復的狀況,因此穆斯林運動員在齋戒月期間也必須特別針對齋戒時程調整訓練內容。

首先,他們可能會避免在一天當中最熱或最容易疲勞的時段進行訓練,或者搭配封齋與開齋時間,將訓練時程調到清晨或晚上,穆斯林運動員也會在齋戒期間降低訓練強度,多進行瑜伽或伸展等活動。在可以進食的時間,穆斯林運動員也必須比平常補充更多水分,以免齋戒期間訓練時出現脫水情況。齋戒月期間運動員也會特別注意補充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等,並且隨時注意身體狀況,以利訓練以及訓練後的恢復。

除了訓練,穆斯林運動員也無法避免在齋戒月遇上重要運動賽事,而往往也因此必須將自己以及球隊的比賽成績納入考量。例如2012年倫敦奧運正好與齋戒月撞期,當年估計有超過3,000名穆斯林運動員參賽,有些穆斯林國家直接宣布自己的國家代表隊運動員不須齋戒,因為運動員出賽屬於「為國效力」,因此和軍人等職業相同,在履行職責期間可不須齋戒。其他國家的穆斯林選手則大多自行決定是否進行齋戒,例如當年英國隊的4名穆斯林運動員都決定在奧運期間暫停齋戒,有的人決定賽後再擇日補齋,有的人則以捐獻替代。

當年的倫敦主辦方為了協助穆斯林運動員度過對他們來說格外煎熬的賽程,也準備了特製食品以及24小時營業的餐廳,讓齋戒的運動員能夠在日落後與曙光前的時段補充營養。2014年在巴西舉辦的世界盃足球賽中也碰巧遇上一年一度的齋戒月,許多球員同樣面臨是否齋戒的困難抉擇。

包容宗教多元,英國頒布穆斯林運動員章程

不過伊斯蘭教並不是唯一影響運動員訓練與比賽的宗教,例如曾經有猶太教運動員拒絕在星期五入夜到星期六入夜的「安息日」(Sabbath)出賽,也有基督教徒拒絕在週日出賽,在全球化的時代下,大型運動賽事如何對不同宗教更包容將是重要關鍵。

什麼是安息日(Sabbath)?

原文是「停止、休息、終止」的意思。根據《聖經》〈創世記〉記載,神創造天地一共用了6天,在第七天,神完成一切創造工作後就安息了,而在《聖經》〈出埃及記〉中也記載,神曾頒賜給摩西10條誡命,其中也包括要百姓遵守安息日的誡命,在每週的第七天不可從事俗事活動,必須休養生息。按照一般猶太曆法計算,一個安息日的時間是從星期五的日落,一直到星期六的傍晚,共計約25小時。

資料來源/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網

在英國,因為表現亮眼的穆斯林運動員愈來愈多,大家也開始關注如何配合他們調整齋戒月時期的比賽與訓練,甚至頒布了穆斯林運動員章程,詳細列出球隊與聯盟在齋戒月期間該如何幫助球員,例如提供清真認證食品、穆斯林祈禱室、確保穆斯林球員齋戒不受歧視等規範。2021年4月,在一場萊斯特城隊(Leicester City)與水晶宮隊(Crystal Palace)的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中,比賽中場暫停讓齋戒中的穆斯林球員完成開齋,這是英超史上頭一遭,也可見未來大型賽事對運動員的宗教信仰或許將更為包容。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王琳茱 畢業於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目前為口筆譯自由工作者與書籍譯者,翻譯著作包含《強人時代》。 了解更多 黃禹禛 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了解更多 黃世澤 相信影像是普世語言,努力以攝影與人溝通、講述故事,追尋意義。 了解更多 張鎮宏 以前住過突尼西亞與英國,但最常旅行的城市是巴塞隆納。除了國際新聞的工作外,最喜歡足球──雖然自己已經超過場上球員的黃金年紀,但希望有一天還是能參加世界盃足球賽。 了解更多 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了解更多 包修平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大學念歷史系時,因對中東及伊斯蘭有濃厚的興趣,在阿拉伯語文學系及外交系修讀相關課程。外交研究所畢業後,短暫在海運業工作。在30歲時前往英國埃克... 了解更多 梁燕樵 中文系畢業,當過報紙編輯、書籍編輯,相信「只要有筆有書,你就還是活在宇宙的中心」。 了解更多 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了解更多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你的參與,
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歡迎投稿

發布留言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