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齋戒月

過完白天禁食的齋戒月,許多穆斯林反而「發福」了?

伊斯蘭教的「齋戒月」(Ramadan)是穆斯林一年中最特別也最重要的月分,雖然在白天的封齋期間不吃不喝,但一到晚上穆斯林家裡都會準備豐盛美味的晚宴,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共進開齋飯。因此齋戒月的餐桌不僅是家族朋友之間的「年度團圓」,也是生意夥伴彼此拜訪、交流搏感情的好時機。

但在齋戒月期間的飲食節奏變化,例如大魚大肉,或是三餐時間不正常,在現代社會卻容易造成健康問題。許多人會因暴飲暴食而消化不良,甚至在忍耐飢渴一個月後,身材反而變得比齋戒月前更胖。

(文字/張鎮宏;畫面動態設計/黃禹禛黃世澤;核稿/楊惠君;審閱/包修平;責任編輯/陳韻如


第一個星期最難熬,陷入「集體昏沉」

齋戒月中的穆斯林,從曙光出現後到日落的白晝時間不能飲食喝水,連嚼口香糖、吃檳榔、抽菸都不可以。但在太陽下山的禮拜,也就是穆斯林每天5次向麥加方向禱告的第4回「昏禮」(Maghrib),穆斯林才能在夜間進食。

齋戒月的第一個星期,社會氣氛通常會「集體昏沉」,因為大家都還在調整生理時鐘,而要從正常時間的三餐進食,轉換成連續一個月的白晝禁止飲食,一開始的身心適應往往最為煎熬。

除了心理上的忍耐,生理上也常見因為用餐時間的劇烈調整而出現腸胃道不適、血糖不穩,甚至因為夜間進食而失眠,或者因為不能在上班時間喝茶、喝咖啡,而出現頭痛、噁心、精神不濟、暴躁易怒的咖啡因戒斷症。

不過在伊斯蘭教的信仰傳統裡,齋戒的意義是「心靈反省」與「自我沉澱」,因此就算飢渴難耐、身體不適,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也非常忌諱口出穢言、與人衝突與發脾氣。於是,為了撫慰齋戒月白天的累積壓力,齋戒月期間的開齋餐點,往往也就特別豐盛而澎湃。

如同過年一般的豐盛開齋飯

穆斯林的齋戒進食,主要分成晚上主食的「開齋飯」(Iftar)與黎明前早餐的「封齋飯」(Suhoor)。通常在日落喚拜(Azan)時,穆斯林會先吃點椰棗或其他甜食開齋,大概5到10分鐘後,再從事第四拜的昏禮,接著才會享用開齋飯的正餐。

開齋飯是穆斯林在齋戒月期間的主要進食機會,為了慰勞大家白天的辛苦封齋,菜色通常有大魚大肉的豐盛主食;封齋飯則是在齋戒月曙光前的早餐,餐點內容大多清爽簡單,以補充水分與碳水化合物為主,不宜太過豐盛。

根據穆斯林的傳統,開齋飯的第一道餐點,通常會優以食用椰棗為開始。這是因為盛產於阿拉伯半島的椰棗,容易保存又極具營養價值,過去中東的沙漠商旅與遊牧部落也都把椰棗為重要的「乾糧」能量補充品。而在一天的禁食過後,以分量不多卻甜而有味的椰棗為開胃小點,有助於正餐消化與提振精神。再加上椰棗據傳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最喜歡的食物,開齋吃椰棗成為一種「聖行」(Sunna),鼓勵穆斯林學習先知的言行,因此以椰棗為第一道餐點。

除了椰棗以外,各地的開齋飯也都會準備清涼的酸甜飲料,比較常見有椰子水、柳橙汁,特殊風味的則是椰棗奶昔(Balah Bel Laban)與洛神花冰茶(Karkadeh)。其目的也是補充水分與提神開胃,因為緊接著而來的都是像過年一般的晚宴大餐。

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家庭,都有各自喜愛、傳承的開齋飯主食,但最常見的主力菜色都是「肉食」。像是在阿拉伯半島,就會以傳統的「薩里德燉肉」(Tharid)為主。薩里德指的是以洋蔥、胡蘿蔔為基礎的蔬菜燉肉,其搭配多變而在地化,從羊肉、牛肉、到駱駝肉都可使用,食用方式是用烤得酥脆的傳統薄餅沾著軟爛入味的肉汁食用,是相當豪邁、也非常適合親友團聚分享的派對主食。

不同的氣候環境與飲食文化,也讓世界各地的開齋飯有著不同的傳統。像是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印尼,開齋飯最常出現的就是「椰奶香料燉雞肉」(Opor ayam);而年輕一代的穆斯林裡,近年也不再執著於傳統料理,流行用簡單省事、方便冰箱保存的速食炸雞來打發長達一個月的齋戒月餐桌。

整個家族一起追劇的齋戒月傳統

2023年4月 ,埃及首都開羅馬塔里亞區(Mataria)的居民於日落後一起吃開齋飯。(攝影/REUTERS/Mohamed Abd El Ghany)

由於齋戒月期間,穆斯林僅能在日落之後進食,晚餐的進食分量與用餐時間往往也會拉長,因此在現代穆斯林社會裡,齋戒月的晚餐往往會搭配大量零食、甜點,家族親友在共進開齋飯後,也多會一起喝茶聊天看電視,因此每逢齋戒月,穆斯林國家的電視媒體總會推出以親情、友情與愛情為主題的「強檔連續劇」,卯足全力要贏得全年最高的收視率黃金檔期。

像是在中東地區,土耳其、黎巴嫩與埃及出產的肥皂劇,就是各國「齋戒月八點檔」的熱門品牌。大家就這樣電視配點心一路吃到深夜,不知不覺地就補足白天禁食的進食分量。

但齋戒月除了追劇,也是穆斯林政要與生意領袖一年一度的「應酬旺季」。因為齋戒月的文化傳統是家族團圓與分享,許多終年在外奔波、駐外工作的生意人與政府高官,都會在齋戒月期間返國休息。因此許多生意人都會以「共進開齋飯」的機會設下晚宴,用各種傳統烤肉、營火晚餐來展示自己的慷慨與財力,並藉此認識新的同行夥伴、見到平常拜訪都不得其門而入的政商要人

齋戒月結束之後的「開齋節」(Eid al-Fitr),更是全球穆斯林的「過年慶典」,除了穿新衣、戴新帽與家族團圓之外,還有設宴慶祝、連續3天豐盛團圓飯的習俗。

一般來講,在開齋節的當天,穆斯林家庭都會殺雞宰羊,在阿拉伯半島甚至還會推出烤全羊、烤駱駝等「宴會大菜」來慶祝分享。同時,開齋節也是穆斯林家庭製作傳統甜點,各家都端出祖傳的蛋糕,像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宮廷點心果仁蜜餅(Baklava)、經典奶酪甜糕庫納法(Knafeh)都是大家最喜歡分享的高級點心。

禁食後變胖的溜溜球效應

由於運動與健康意識的推廣,每逢齋戒月前夕,穆斯林社群與各國政府都會提前推廣「健康齋戒月」運動,包括鼓勵吸菸者趁機戒菸,或者提醒齋戒月聚餐不要暴飲暴食、過度油膩,甚至社群網路上也都有「趁齋減重」的健身倡議。但實際上,每逢齋戒月期間,穆斯林國家的醫療系統都會嚴陣以待,急診室的接案數量也往往會在齋戒月的第一週與最後一週明顯攀升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在一般狀態之下的齋戒月禁食,對於健康成年人並沒有立即風險。但在富庶的現代社會裡,大家往往會因為白天不能吃飯飲水,而於夜間開齋後出現「補償心態」,反而放肆吃個夠本,但晚上吃太多、吃太油,不僅會影響人體的血糖穩定,夜間睡眠品質也會因為下降,因此齋戒月期間不僅吃壞肚子的人變得更多,路上也有更多因為睡眠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而大增的交通意外。

齋戒月同時也是「體重發福」的高風險時期。雖然禁食之後,大家一開始容易快速變瘦,但在不能飲水且睡眠不足的狀態下,大家在白天的活動力因此降低,晚上又時常徹夜吃點心追劇,運動習慣也不規律、飲食更是大亂,這都明顯影響了身體的新陳代謝。

同時,齋戒月的晚餐往往大魚大肉,特別在距離開齋節的慶典倒數階段,家家戶戶都都在請客吃團圓飯,因此齋戒月過後反更容易體重大增,再加上齋戒月過後、恢復正常飲食的「溜溜球效應」(Yo-yo effect)溜溜球效應指的是減重過程中,體重在快速變輕後,很容易加倍復胖的現象。因為在體重劇烈減輕的同時,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也會迅速下降,如果沒有配合運動與飲食計畫,減重者只要一恢復正常的進食份量,就容易復胖,體重就像溜溜球忽上忽下一樣。,都讓「齋戒月發福」成為了穆斯林國家困擾的健康問題。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張鎮宏 以前住過突尼西亞與英國,但最常旅行的城市是巴塞隆納。除了國際新聞的工作外,最喜歡足球──雖然自己已經超過場上球員的黃金年紀,但希望有一天還是能參加世界盃足球賽。 了解更多 黃禹禛 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了解更多 黃世澤 相信影像是普世語言,努力以攝影與人溝通、講述故事,追尋意義。 了解更多 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了解更多 包修平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大學念歷史系時,因對中東及伊斯蘭有濃厚的興趣,在阿拉伯語文學系及外交系修讀相關課程。外交研究所畢業後,短暫在海運業工作。在30歲時前往英國埃克... 了解更多 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了解更多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你的參與,
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歡迎投稿

發布留言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