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與痛痛女孩

不想「被隱形」的痛痛女孩:她們如何讓醫學與司法難題被看見?

7年前(2016)14歲的貝拉(Bella,化名)接種了公費的二價HPV(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為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之後出現「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的症狀,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雖然給予3萬元醫療費用補助,但判定與疫苗無關。貝拉父親不認同衛福部裁決,走上了訴訟之路,2019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貝拉勝訴,衛福部應賠償2萬~120萬元,但衛福部選擇上訴,2020年最高行政法院又發回更審,意思是這個官司要重頭來過。

如今,貝拉已經大學二年級,一方面仍然在學習如何與全身無法預測的疼痛共處,一方面也與爸爸持續和漫長的訴訟奮戰。在她挺身之後,台灣陸續有7個痛痛女孩也站出來,選擇透過司法程序與政府抗爭。為什麼在多數人身上都安全的疫苗,在她們身上發生了不一樣的狀況?痛痛女孩和他們的家庭,想爭取的是什麼?

(文字/陳麗婷;攝影/余志偉黃世澤;設計/鄭涵文核稿/陳榮裕楊惠君;責任編輯/陳韻如


貝拉的痛:愛打籃球的女孩,現在只能打毛線

一張張白紙上,人體模型圖依部位被色筆塗得這紅一塊、那紅一塊,「2016年10月1日,左肩膀大手臂很痠,⋯⋯2018年1月16日,右手腕早上會痛,雙腳膝蓋前面輕微痛,後面痠⋯⋯」這些紙上是貝拉父親記錄下7年來貝拉的各種疼痛。

「貝拉從小不怕痛,跌倒也拍拍就好,所以,那時打完HPV疫苗,她講好多次這裡痛那裡痛,我開始覺得問題嚴重。」

貝拉父親出示了新北市雙和醫院小兒科醫師診斷書為多發性關節炎,並寫下「疑似疫苗接種後遺症」,經血液檢查、風濕免疫科會診,診斷為「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一種目前無法確定病因的自體免疫疾病。

當時國中才剛開始沒多久,貝拉的人生卻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在已經大學二年級的她,個子快要跟父親一般高,原本熱愛打籃球、運動的她說:「有時候好像能預知等一下會開始痛,一旦真的疼痛,就算服藥後也不是馬上不痛,所以,會靠打毛線來轉移疼痛。」

多年來,貝拉父親帶著診斷書四處求助,通報地方衛生局,向衛福部提出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申請訴願,只是想知道:

「為何沒有相關病史,健康的女兒會突然生病?」

提起台灣首宗HPV疫苗訴訟的貝拉爸爸強調,「我們的重點從來就不是要講HPV疫苗不好,疫苗可以保護自己、保護大家,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不良反應要多一點告知提醒。」(攝影/余志偉)

複雜的難題:司法判決為何轉彎?

「事情發生的當下,貝拉連行走都有困難,一個健康孩子為何打了疫苗卻發生問題?我當然不希望其他小孩發生和貝拉一樣的狀況。」貝拉父親只想站出來告訴大家,有可能發生類似狀況,一旦嚴重到關節變形便是不可逆,對家庭與社會是很大的負擔。

貝拉爸爸無法接受的是,當時VICP給予貝拉3萬元醫療費用補助,但立即判定「與疫苗無關」,「他們(專家)沒有診察過貝拉,卻輕易否決了第一時間為貝拉診察、開出診斷證明書醫師的見解,為什麼可以輕易做這樣的判斷?」貝拉爸爸7年來,和衛福部打官司,爭的不是更多的賠償,而是希望,醫師和家長能有警覺,如果10幾歲的孩子出現這些不明原因的疼痛,要能想到可能是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自體免疫疾病問題,「如果在完全不知情的狀況下,家長可能也搞不清楚原因而延誤。」這是貝拉父親的初衷。

但貝拉爸爸和衛福部訴訟7年時間,衛福部因為修訂了《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中不良反應與疫苗「無關」情形的條件,一審的勝訴被廢棄,官司現在等待重新審議中。

貝拉官司的兩個判決理由
2019年一審
  • 判決結果: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簡稱北高行)判決,貝拉一審家屬勝訴。衛福部上訴。
  • 判決理由:貝拉接種疫苗後發生原因不明的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由於發病與接種時間接近,在查無其他發病原因下,時序上「無法完全排除」與疫苗接種的關聯性。
  • 法院見解:民眾跟政府行政機關醫學知識及證據地位不對等,若民眾施打疫苗卻因個人體質等不明原因產生無法預見的損害,提起救濟時,又嚴格認定因果關係,要求民眾負擔過重的舉證責任,反而不利於人民自願接種疫苗。
2020年二審
  • 判決結果:最高行政法院發回北高行更審(意即重新審理)。
  • 判決理由: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北高行以舊法規認定衛福部原處分違法,適用法規錯誤,因此廢棄貝拉勝訴判決。
  • 法院見解:貝拉案開庭後,衛福部兩度修改《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增加副作用與疫苗兩者「無關」的判斷標準,一審高等法院當時採用舊法,最高行政法院認為應依新審議辦法的規定,審究接種疫苗與受害情形有無關聯性。

 

貝拉在行政訴訟的委任律師李劍非表示,在新的辦法下,貝拉的狀況到底該如何界定,正是發回更審需處理的主要問題之一,而貝拉立場仍是「沒有足夠資料證明疫苗與這些個案發生的副作用無關或有關」,也就是,沒有證據證明無關時,並不代表「沒有關係」。

若被判定與疫苗無關,這群「痛痛女孩」的案例就如同被隱形一樣。李劍非說,這等於是大家打疫苗時,卻未充分揭露這些可能發生的案例。然而,「告知後再決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連鎖效應:更多痛痛女孩站出來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注HPV疫苗疑似不良反應個案,在貝拉事件後,已接獲32名疑似接種HPV疫苗發生不良事件的個案,其中超過20人與貝拉症狀相似,有7人對衛福部提出訴訟;其中,1名女孩拿到的診斷書上,寫著「多發性關節炎,疑似接受子宮頸疫苗後併發症」,在VICP審議中,專家就以「無法確定」和疫苗接種的關聯性,直接判給救濟補償2萬元。

至於走入司法程序的8起個案中,除了貝拉案一審勝訴、二審遭發回更審,2022年11月也有1名女孩獲判一審勝訴,但衛福部提出上訴中。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3年內2度修法,增高救濟門檻,特別是2支新納入公費接種的疫苗:2018年台灣首支針對青少年族群開打的HPV疫苗、2020年全球緊急公衛事件下未正式上巿即全面接種的新冠肺炎疫苗,因醫學相關研究和個案少、不確定性高,成為修法下權益影響最大的族群,才迫使疑似受害者都必須走上司法途徑與政府打官司。

不僅台灣,過去日本也曾有至少123名少女因接種HPV疫苗,疑似出現不良反應而集體對政府與藥廠提告,其中有人下半身癱瘓,當時儘管官司仍在進行中,卻讓日本政府在2013年決議,成為世界第一個從公費施打轉為「不建議施打」的國家。不過,日本去年(2022)4月重新向12歲到16歲的女孩推薦接種疫苗,同時也發布了新的疫苗接種說明手冊,把極少數情況下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還無法確認與疫苗有關的個案報告都列出,如廣泛的疼痛、肢體活動困難和不自主運動;而大約每10,000名接種疫苗的人中,約有5~7人報告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症狀。

Visual Portfolio, Posts & Image Gallery for WordPress

2017年,美國出現1名接種HPV疫苗的少女,和貝拉一樣打完疫苗後出現幼兒性多發關節炎,且被認定具事實上因果關係並獲得救濟的法院判例。

「不管國內外案例最後的結論如何,這些案例告訴大家在發現問題時,要懂得立即就醫,」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說,由於青少女出現關節疼痛,許多醫師會先認為是運動傷害、生長痛,導致確診需要較長的時間,甚至很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期,對孩子產生不可逆的傷害。

在求助的孩子中,有孩子感到痛不欲生,甚至陷入憂鬱症、影響學業,這對孩子來說,不單單只是疫苗的副作用。

問題核心: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的精神究竟是什麼? 

對於痛痛女孩與疫苗關聯性的看法,迄今醫界仍沒有一致的共識。 

近年一篇加拿大的7年追蹤研究,認為接種HPV疫苗發生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的比例,與未接種疫苗發生的背景值相比並沒有升高,也成為VICP現今審議HPV疫苗受害者相關救濟申請案的依據。現任VICP召集人、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及小兒神經科醫師邱南昌認為,「文獻已認為疫苗(和痛痛女孩病因)無關,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也應該要接種HPV疫苗,這是很清楚的事實。」 

日本中斷了9年後,2022年才重新列入12~16歲女學生列入公費推薦接種,但提供詳細的疫苗接種說明手冊,包括還無法證明與疫苗相關的疑似嚴重不良反應都列出,讓學生和家長能了解。(攝影/Kazuhiro NOGI/AFP)

但高雄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陳嘉夆持較保留態度,他表示,除了加拿大,還有其他文獻認為若將HPV疫苗打在原本即為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的女孩身上,疾病嚴重度也沒有因此增加。不過目前研究多是外國族群,亞洲族群仍未有相關報告,「以風濕免疫科來說,部分免疫抑制劑使用,亞洲人發生疱疹的比例相較歐美高出許多。因此族群差異對於風濕免疫科疾病來說,確實有可能不同。」

另外,許多專家們認為,更重要的是應該回歸到「預防救濟制度」的精神,它不是強調「因果關係」,而在對疑似不良反應受害者給予「救濟」,救濟真正目的在於消除民眾的疑慮,反而才能鼓勵民眾配合接種政策。

黃淑英認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的精神應在審議疑似個案時採取「寬鬆認定」,因為公費疫苗接種有利全體社會,但醫學有其局限性,如果疫苗在某些人身上發生無法預期的問題,則由政府來協助,以救濟制度來撐住他們,但現今看到的卻相反,甚至在訴訟過程中修法,「這對救濟精神是很大的危害。」

「站在醫師的立場,也會從寬認定,」台北馬偕醫院婦癌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楨瑞表示,像是現在有的生產事故救濟來說,當產婦生產時出現大出血等問題,是採從寬認定;或是以失能者申請的巴氏量表來說,也希望從寬考量,政府如果站在預防的角度,也應該從寬看待救濟制度,「因為醫療確實有其局限。」

「出現很嚴重的副作用,總不能說自己認了吧!」政治大學生醫倫理與醫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劉宏恩認為,疫苗是打在健康的人身上,大家為公共利益而打,甚至承擔風險,理應從寬給予救濟。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林綠紅表示,「接種疫苗並非僅為了自己,一部分是社會公共衛生考量,所以,當有人出現不良反應屬於特別犧牲,國家應承擔多一點。如果把這個承擔的門關起來,最後是民眾自己負擔,這樣的修法方向與疫苗救濟精神是不同的。」

什麼是預防接種受害救濟?

打疫苗除了預防生病和感染,很多時候也是保護其他人的方法。但在醫學上,還是會有少數人因為打疫苗而身體不適或引發不良反應,所以才會出現「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制度,為的就是幫助因為打疫苗而不舒服、生活遇到困難的人。

推石頭的女孩:她們承擔的疼痛,讓疫苗接種有了改變

 21歲的貝拉已經大學二年級,依舊必須定期回診,且定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和葉酸,才讓她還能如常地生活。7年來,貝拉父女倆一路扶持走上訴訟之路,貝拉父親說:

「我會告訴貝拉,妳只要好好唸書,好好治療,希望有天真的能停藥,其他的事情交給我就好。」

而今,疼痛部分雖然只剩下手腕與膝蓋,但長期吃藥造成另一種陰影,「現在看到藥,就覺得很害怕、想吐,配什麼東西都沒用,」沉默少言的貝拉默默聽著父親向採訪者訴說一路上如何保護她,比起訴訟的麻煩,她更害怕吃藥。

即使不善表達,貝拉仍想要和父親一起走這段路,「我是希望要讓大家知道,然後是如何把可能的傷害降低。」

雖然父女倆的奮鬥,還陷在苦戰之中,但他們的挺身,推了HPV疫苗接種制度一把。國健署已修改了疫苗「知情同意書」,也讓可能的不良反應說明更詳細,從原本只需要家長簽署,增加了讓學生、家長都須簽名。不過,讓貝拉父親感到遺憾的是,台灣的同意書不像日本,將所有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事件與症狀都列出,也沒有提及有個案出現幼兒型多發性關節炎的疑慮。

黃淑英說,衛福部國健署後來是在官網HPV專欄中,寫明少數副作用包括「關節痛」,並說明如果接種HPV疫苗後出現關節痛,應赴大型醫學中心就診,兒童個案門診可掛風濕過敏科或小兒科,成人個案門診可風濕免疫科或內科等注意事項,這是貝拉案的一大步。

黃淑英認為,疫苗引起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需有研究佐證,要列進仿單(說明書)或同意書,需要較嚴謹的過程。不過,至少應將相關關節痛等訊息,不只披露在官網,也要放入衛教手冊或通知單中,若真的打疫苗後出現關節痛現象,家長才有更多管道得知如何處理、或找哪一科別就醫。

接種疫苗的同意書需由家長與學生簽署,不過,許多家長及學生不見得會了解內容,而直接勾選同意或不同意接種。(攝影/黃世澤)

「自始至終我並未反對疫苗,因為疫苗對多數人確實是有幫助的,雖然我們是其中的少數。」貝拉與父親的初衷,多年來始終沒有改變:

「我們的重點從來不是說HPV疫苗不好,疫苗可以保護自己、保護大家,是很好的事情,但可能有的不良反應,也應該要先告知提醒。」

在台灣開始討論國中男學生是否公費施打HPV疫苗之際,貝拉父親想說,接種疫苗前應該有充分的提醒,以免不幸當嚴重副作用真的發生時,才能讓孩子與父母親提早警覺,也讓醫師可以注意到問題並提早治療,以免讓孩子因錯過黃金時間,受到更大的傷害。

誰幫我們完成這篇文章

陳麗婷 踏入媒體圈10多年,採訪帶著我看見不同人的人生百態。 了解更多 余志偉 與攝影一同死去,在影像中追尋人生、體察社會,浮游於知識的汪洋。 了解更多 黃世澤 相信影像是普世語言,努力以攝影與人溝通、講述故事,追尋意義。 了解更多 鄭涵文 曾任記者寫很多字,現下更專心畫畫。平生無大志,喜用圖像化繁為簡、嘰嘰喳喳說故事。成就感來自觀者看圖後的會心一笑。 了解更多 黃禹禛 從新聞系半路出家的設計師,主要任務是把複雜的資訊變成好懂、好讀的圖像。轉化故事不太容易,但我會繼續努力! 了解更多 陳榮裕 曾任中學及大專教職,並為資深教育路線記者。現為紀錄片工作者,兼任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了解更多 楊惠君 從沒有手機和電腦的時代開始當記者。記者是挖礦人、是點燈人、是魔術師──要挖掘世界的不堪,為喪志的人點燈,將悲傷的事幻化成美麗的彩虹⋯⋯常常會失敗,但不能放棄去做到。 了解更多 陳韻如 新聞系畢業後,就投入編輯這份工作,非常努力讓每一篇報導都美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希望你也喜歡這篇文章。 了解更多 林詠青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家醫科醫師,也是公共衛生碩士和法學碩士(還有貓奴),樂於過著斜槓的生活。 了解更多

你的參與,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你的參與,
可以讓報導點亮世界

一篇豐富、精彩和專業的報導,要經過記者、攝影、設計師、編輯,還有許多專家才能完成,完成後還要靠著社群編輯、行銷企劃,才能送到你的眼前。我們所有的努力,都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這個世界,更希望你對這個世界發出提問。讓每一篇報導點亮世界,訂閱我們、歡迎投稿。

歡迎訂閱
歡迎投稿

發布留言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Copyright © 2023 The Reporter

公益勸募許可字號|衛部救字第 1101363853 號 隱私政策 許可協議